正文复制

21 世纪经济报道/2022 年/4 月/8 日/第 004 版评论
完善我国金融法律体系,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
秦农银行首席研究员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董希淼
4 月 6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 》 (以下简称“ 金融稳定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果金融稳定法正式公布,将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法律体系,更好地应对未来各类金融风险挑战,保障和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
“ 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全球经济下行周期,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形势,对我国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带来一定挑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十九大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首,其重点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近年来我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取得阶段性成果,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任重道远,仍需坚持不懈,继续努力。从国际形势看,近年来地缘ZZ冲突频发,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行为增多,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波动。而一段时间来,以美国加息为标志,发达经济体正在退出应对疫情冲击而采取的宽松货币金融政策,跨境资本流动压力增大,这都对我国金融稳定产生影响。而我国金融业经过一段时期的高速发展,自身也产生和积累了一定风险。从宏观层面看,主要是高杠杆和流动性风险,比如实体部门过度负债、金融信用过快扩张。从微观层面看,主要是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机构信用风险。随着金融综合化经营趋势加剧、金融产品创新加快和金融科技手段的运用,金融风险更具隐蔽性、复杂性和传染性。
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在当前内外部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多变、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面临一定挑战的情况下,我国拟制定金融稳定法,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国际实践来看,近年来欧美发达经济体普遍出台专门立法,加强金融稳定制度建设,如美国通过《多德-弗兰克法案》 、德国制定《金融稳定法》 。
金融稳定法共六章四十八条,分为总则、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化解、金融风险处置、法律责任、附则,体例完整,内容全面和丰富,从法律层面明确维护金融稳定的原则、目标和要求,对金融风险的事前防范、事中化解、事后处置做出全面的制度化安排,将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具体而言,金融稳定法将带来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首先,弥补维护金融稳定的法律短板。目前我国《中国人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