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金融时报/2023 年/3 月/13 日/第 004 版两会特别报道
打响新时代的金融“ 辽沈战役”
访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沈阳分行X委书记、行长付喜国
本报记者 马梅若
“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在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 辽沈战役’ 中,金融系统必须找准着力点和切入点,在实现辽宁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中展现更大的担当作为。 ”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沈阳分行X委书记、行长付喜国接受《金融时报》记者专访,详解金融如何支持辽宁省经济发展。
《金融时报》记者: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地位十分重要。2022 年年底,辽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启动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作为实体经济的血液,金融业应该如何发力?
付喜国:当前辽宁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是金融资源总量充沛但投放不足。信贷供给的潜在能力与实际投放存在较大差距。这与过去几年全省经济爬坡过坎、地方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有关。现在环境和条件都已趋向好转,金融部门必须积极配合,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一是全力推动信贷总量平稳增长。信贷总量关系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强度,影响各方面的信心和预期。我们将督促全省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辽宁的资金支持力度,争取今年新增贷款不低于 2200 亿元、未来 3 年实际新增贷款不低于 10000 亿元。
二是引导资金向重点领域倾斜,推动全省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成效。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研发创新、设备更新的信贷投放力度,力争相关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只增不减。同时,要为农业、服务业提供适配性更强的金融服务。
三是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推动全省在塑造发展新动能上打开新局面。我们将推动金融机构结合全省实际,持续研发满足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提高对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能力。持续提升货币政策工具效能,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交通物流再贷款的撬动作用,支持辽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是强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推动全省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上增添新力量。我们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推进“ 辽信通” 等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尽早开通并不断完善,为银企对接提供高效便捷的平台支持。
五是深化区域金融开放,推动全省在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上开辟新路径。
《金融时报》记者:近几年,个别地区中小银行发生风险事件,引发各界关注。经过稳妥化解,高风险的中小金融机构数量从 600 多家降到了 300 多家。在您看来,下一步有序化解处置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