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南方日报/2023 年/4 月/28 日/第 A06 版要闻
一季度广东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约 1.6 万亿元,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赋能 “ 血脉” 畅通
南方日报记者 陈颖 唐柳雯 张艳
从行长到一线客户经理,金融机构“ 火力全开” 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从田间地头到制造工厂,金融服务“ 颗粒度” 日渐清晰;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滋养千万市场主体⋯⋯拼经济稳增长开新局,金融充分发力、靠前发力。
本周, 广东金融主管部门公布的数据 “ 超出预期”。 一季度,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约 1.6 万亿元,完成年度计划 40%;对制造业当家、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县域振兴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资金投入增速均在 20%以上。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血脉通,发展才健康有力。一季度广东主要金融指标稳步回升,信
贷投向结构更加精准,为高质量发展“ 强筋健骨”。
透过流向看趋势
金融动能澎湃、经济复苏信号积极
最近两天,全国性金融机构云集广东——4 月 26 日,20 家全国性金融机构与广东省政府分别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隔日,广州市政府与 29 家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全国性金融机构纷至沓来,是对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响应,也显示了他
们对广东发展充满信心。
从一季度看,各家金融机构已充分发力、靠前发力,为经济发展释放“ 贷” 动力——数据显示,一季度,广东本外币贷款增 1.3 万亿元,同比多增 3405 亿元,贷款增量创下新高。
信贷投放靠前发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进一步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
金融是经济的先行指标。金融机构持续为广东提供量增质优金融服务,反映了当前实体经济
修复动能增强。透过金融资金的流向,可以捕捉到广东全力拼经济的哪些趋势?
——“ 好” 的因素不断积蓄。一季度,存贷款、保费收入、证券交易额等主要指标逐月回升,实现“ 开门红”。
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逐月回升的金融数据力证广东经济呈现日益活跃的态势。
——“ 暖” 的步伐明显加快。一季度,广东实现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约 1.6 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多 2000 亿元左右。这一数据,不仅占全国 1/9,且已完成年度计划的 40%。这是信贷供需两旺,经济加快复苏的积极信号。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长期贷款。一季度,这一体现投资意愿以及扩大生产信心的信贷指标增
长迅猛。广东银保监局数据显示,中长期贷款占新增贷款总额比近 2/3。
“ 这表明市场主体预期在逐步好转,信心在逐步恢复,信贷需求在逐渐回暖。”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调查统计处处长汪义荣表示,住户部门在餐饮、出行等聚集性消费加快恢复以及房地产市场边际回暖的带动下,扭转了新冠疫情以来的低迷态势。
—— “ 进” 的力量充分凝聚。 广东成为险资投资的热土。 近三年 “ 险资入粤” 年均增速超 20%。截至 3 月末,保险资金投资广东余额 2.33 万亿元,投资规模居全国前列。
在广东,保险资金发挥长期资金优势,积极投资能源、水利、地铁、港口、高速公路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三旧” 改造、商业新区、健康养老等重点项目,通过股权投资方式支持重点企业发展。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金融是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关键枢纽。一笔笔贷款“ 破冰”,一个个堵点打通,一家家企业得到金融持续“ 补给”,进一步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
透过投向看未来
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贷款快速增长
金融数据“ 开门红” 反映的不仅是量的增长,还有质的优化。
从投向看,“ 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都得到精准有力支持。” 汪义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