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 年/4 月/19 日/第 006 版成果推介
农户借贷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朱新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更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截至 2022 年底,我国仍有 5 亿 979 万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 18931 元。农村兴则国家兴、农民富则国家强,如何有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问题已多次被列入“ 中央一号” 文件而备受X中央关注。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金融资源的匮乏会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掣肘,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提升。然而,绝大部分农户信贷具有贷款规模小、信息不对称程度高、抵押物不充分等固有弊端,导致传统模式下的普惠金融制度仍难以有效提升农户借贷资金的可获得性。随着大、智、云、移、物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如何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优化普惠金融产品设计、拓宽农户融资渠道来提升农户借贷可获得性俨然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大数据背景下农户网络借贷的信任机制构建研究》一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帮助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 农户借贷难” 问题提出了诸多创新性观点,对如何有效促进我国农村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该书以对我国江西(中部) 、浙江(东部)和广西(西部)三省(区)1696 个农户的网络借贷总体情况、农户网络借贷渠道、农户网络借贷规模和频率、农户网络借贷用途、农户网络借贷期限、农户网络借贷的征信影响等实地调查为基础,以农户网络借贷的信任机制构建为目标,在利用社会资本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及普惠金融理论,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面临的农户网络借贷信任危机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基于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深入探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