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经营报/2023 年/4 月/10 日/第 B03 版资管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银行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集团资产总额 34.60 万亿元,较上年增长 14.37%;净利润 3231.66 亿元,较上年增长 6.33%;资本充足率 18.42%,不良贷款率 1.38%,拨备覆盖率 241.53%;基于良好的业绩,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现金股息每股 0.389 元(含税)⋯⋯
“ 去年我们很好地平衡了安全性、 流动性和盈利性。” 3 月 30 日, 建设银行行长张金良在 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这些数据说明 2022 年建行资产负债稳健均衡增长,经营效益保持市场前列。”
回顾 2022 年,面对内外部多重不确定性,建设银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提升专业性,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重点任务,纵深推进新金融行动,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资产质量稳中向好,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展望 2023 年,张金良认为,银行业的经济发展经营环境总体向好,建设银行今年将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和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全面提升经营发展质效。
经营质效持续提升 支持实体精准有力
2022 年,建设银行实现了资产负债协调增长。截至 2022 年末,集团资产总额 34.60 万亿元,增幅 14.37%;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 20.50 万亿元,增幅 12.79%。负债总额 31.72 万亿元,增幅 14.77%;其中吸收存款 25.02 万亿元,增幅 11.81%。
经营效益保持稳中有进。建设银行 2022 年实现净利润 3232 亿元,增幅 6.33%;利息净收入6431 亿元,增幅 6.22%;净利息收益率 2.02%;平均资产回报率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00%和 12.27%,为客户股东创造稳定可靠的价值回报。
实现自身稳健向好发展的同时,作为国有大行之一,建设银行全力支持实体经济,持续释放
金融动能。
在助力稳住经济运行基本盘方面,建设银行加大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信贷投放,精准滴灌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为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截至 2022 年末,该行境内公司类贷款 11.02 万亿元,较上年增加 1.43 万亿元,增幅 14.87%。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余额 5.71 万亿元, 增幅 12.62%; 投向制造业的贷款 2.24 万亿元, 增幅 32.78%;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 1.47 万亿元, 增幅 59.80%; 全年累计为 5170 个核心企业产业链的 11.90万户链条客户提供 9205.41 亿元供应链融资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公司类贷款增速均超过 20%。“ 科创评价” 体系已在全行完成推广,覆盖超过 60 万户科创企业。与 2180 户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开展信贷业务,贷款余额 683.49 亿元。支持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加大债券投资,金融投资总额 8.54 万亿元,增幅 11.75%。助力稳外资稳外贸,畅通全球贸易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 建行全球撮合家” 平台累计为 35 个国家和地区的 1.7 万余家企业举办了 210 余场数字会展和跨境对接活动。贸易融资投放 1.77 万亿元,有力保障外贸企业资金需求。
在守牢金融风险底线方面,建设银行统筹安全与发展,牢固树立“ 全面、全程、全员、全局、全球、全集团” 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强化对重要风险类型和重点风险领域的预判、监测和分析。持续完善全面主动智能的现代化风险管理体系,细化明确三道防线协同控险管理职责,主动强化重大金融风险防控,持续推动智能风控体系拓维升级,提升风险抵补能力,发挥风控价值创造能力,各类风险整体可控。2022 年,建设银行持续做好风险研判,前瞻主动应对风险挑战,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强信贷基础管理,强化风险防控,妥善化解处置,资产质量保持平稳。截至 2022年末,该行集团不良贷款余额 2928.25 亿元,不良贷款率 1.38%,较上年下降 0.04 个百分点。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深化新金融行动 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2 年,建设银行全面深化落实新金融行动实践,围绕住房租赁、普惠金融、金融科技“ 三大战略”,不断提升科技支持业务发展能力,赋能新金融高质量发展。
围绕住房租赁,建设银行持续探索金融助力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积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满足房企合理资金需求,全面做好“ 保交楼” 配套金融服务。持续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服务新体系,发起设立募资规模 300 亿元的住房租赁基金,形成集股权投资、融资支持、管理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