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银行保险报/2023 年/7 月/26 日/第 006 版银行
宁波银行:撑一片绿荫 助企业“ 绽放”
本报记者 胡杨
提到中国的深水良港,宁波港赫赫有名。向外直面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向内通过江海联运,沟通长江、京杭大运河,这让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宁波港成为我国远洋运输辐射的理想集散地,数以万计的外贸企业因“ 港” 而生,更因“ 港” 而兴。
2022 年,浙江宁波以 1.27 万亿元的进出口额继续稳坐中国“ 外贸第六城” 的位置,其中民营企业贡献巨大,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同期全市进出口总额的 72.9%,增速高出全市进出口整体增速 3.8 个百分点。
从 7000 年前河姆渡先民于此划桨行舟,再到如今货物吞吐迎来送往,在港口城市宁波,激活外贸动能、壮大民营经济是永远的“ 牛鼻子”,只有抓好它们,才能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而当金融的“ 巨轮” 缓缓驶入,背靠东方大港的外贸企业、民营经济得到的远不止水涨船高的资金支持,更被多样化的服务承托着向高质量之路一步步迈进。
汇率管理为外贸企业“ 保驾护航”
7 月初,大雨过后的宁波暑热难当,在鄞州区的一幢写字楼里,宁波申鹏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申鹏贸易”)的业务员同样忙得热火朝天。年内老板几次出国“ 拉订单” 成效显著,业务电话一个接一个打来,报价、收款、备货、通关、提单、结汇⋯⋯贸易流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家成立于 2018 年的小微外贸企业,租用着百十来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凭借 100 万元人民币的注册资金于 2022 年实现对外销售额 400 万美元。“ 我们以画框、铝合金护角条以及窗帘杆出口为主,主要面向东南亚、非洲等地客户,贸易规模不大,但从事同类产品出口业务的企业不多,所以虽然现在国际贸易形势比较复杂,但我们所受影响不大。 ” 申鹏贸易财务负责人陈亚琼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公司经营呈现一定的季节性特征,由于贸易对手多在非洲、东南亚,每逢当地有独特的文化习俗或特殊节日,公司会迎来业务淡季,也能早做准备。
相较于疫情与贸易形势带来的考验,作为财务负责人,陈亚琼更在意对结汇风险的把控。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 人民币汇率的短期涨跌更加常见,“ 单边市” 现象不复存在。“ 我们这种小微外贸企业利润本身比较薄,更要避免汇兑损失。” 陈亚琼说。
但对于往往是白手起家的小微企业来说,系统性的汇率避险知识像是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 高阶需求”,在仍以生存壮大为主要任务的阶段,企业很难配备专门的人员从事汇率风险管理工作。
“ 有些企业主会片面地将汇率管理理解为赌博,就是赌那一个‘ 点’ ,赌到了就赚了,没赌到就亏了。” 宁波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副经理罗泳泳告诉记者,在过往的“ 单边市” 背景下,“ 美元越来越值钱” 的想法根深蒂固,企业主多认为无须管理汇率风险,但随着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汇率走势变得更加难以判断,这使得企业对于汇率管理的必要性显著增加。“ 1 分钱都不锁(汇)的小企业属于‘ 裸奔’ ,让自己完全暴露于汇率风险之下,一旦汇率波动,确实有企业面临一年的利润不足以覆盖汇兑亏损的情况。” 罗泳泳说。
现阶段,宁波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超过 2 万家,其中不乏像申鹏国际这样的小微外贸公司,其汇率避险需求更多基于实需背景和汇率风险中性展开。也正是捕捉到了这部分群体想提升主动管理汇率风险能力的诉求,宁波银行把“ 提供专业化、细致化、便捷化的汇率避险方案和服务”作为服务本地经济、反哺当地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第 1 页 共 2 页

“ 汇率波动是实时性的,但小微企业的财务人员身兼多职,可能经常不在电脑前,如果汇率短时间波动两三百个点,可能会比较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