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国际金融报/2023 年/7 月/31 日/第 005 版银行
银行网点转向“ 瘦身”
记者 曹韵仪
数字化转型推进,银行线下网点加速“ 瘦身”。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的信息,2023 年上半年终止营业的银行网点约有1200 家,包括国有大行、股份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线下网点数字化转型已势不可挡。
1200 家银行网点歇业
原本如同城市中的“ 毛细血管” 般触手可及的银行网点正在收缩。2022 年以来,商业银行机构退出列表中合计有超 2600 家商业银行网点终止营业。2023 年延续了这一趋势,上半年终止营业的银行网点约有 1200 家,其中农商行、村镇银行、农信社以及资金互助社等在内的农村中小银行机构关停数量最多,共计关停 703 家,占比约 51.31%。 而 2023 年以来,754 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新设成立,可见新开的机构数量远小于关停的网点数量。
为何银行网点纷纷瘦身?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银行收缩线下网点的主要原因是移动支付飞速发展,居民纷纷使用支付、 支付宝等移动支付购物消费,对纸质现金的需求越来越少,即使需要存取纸质现金或者办理其他业务,也可以通过 ATM 机或者其他机器操作。目前只有少量业务需要通过柜台办理,因此,收缩营业网点,减少租金、人力成本就成为各大行常见操作。”
从多家银行发布的公告来看,被裁撤的银行网点业务多由其他支行承接。例如,招商银行大连西岗支行于 6 月 26 日起终止营业后,所有业务全部由上级行招商银行大连分行接收,并由大连华府支行具体办理。华夏银行广州江南果菜市场小微支行 6 月 30 日终止对外办理柜台营业后,全部业务暂由广州白云支行承接。
但并非所有申请关闭的网点都会被核准,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尤其是老年人口聚集的地方,线下网点仍有存在的必要性。今年 3 月 30 日,原银保监会官网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平凉监管分局关于不予核准平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泾滩支行终止营业的批复》 ,不同意甘肃平凉农商银行泾滩支行终止营业,原因是“ 已在重点帮扶县设立的银行保险分支机构不得撤销” ,因崆峒区属于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故不予核准该行泾滩支行终止营业行政许可事项。 并要求根据泾滩支行金融需求实际情况,合理配置人员及服务设施,优化金融服务,提升服务能力。
同时,对于一些银行而言,网点仍是战略支撑和重要的渠道。 南京银行曾表示,计划在 2023 年末营业网点总量达 300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