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金融时报/2023 年/8 月/31 日/第 009 版农金周刊
人民银行大同市分行 金融发力持续深耕农业特色产业
本报记者 周萃 郭晓东 通讯员 张龙龙 王姚瑶
近年来,人民银行大同市分行紧紧围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依托市“ 云州黄花” 农业品牌,配套推出“ 黄花金融” 品牌,并以此为契机,深耕金融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全力支持“ 三农” 事业发展,助力打造“ 云州黄花”“ 浑源黄芪”“ 广灵黄小米” 以及“ 阳高西红柿”,即本地“ 三黄一红” 特色农业产业名片。
建章立制
使金融支持顶层设计稳起来
人民银行大同市分行针对黄花产业制定了《关于金融支持黄花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之后循序渐进、顺势而为,相继出台了《金融支持“ 双黄” 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金融支持“ 三黄一红” 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打造“ 黄芪金融” 工作方案》《广灵县金融支持“ 黄小米” 产业发展指导意见》《阳高县金融支持“ 阳高红” 发展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统筹指导“ 三黄一红” 金融支持工作稳妥开展。在此框架下,结合农户实际和当地金融发展环境,构建起以“ 信贷+保险+补贴” 为核心的金融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制度体系。同时,成立了人民银行大同市分行、大同市金融办“ 双牵头” 的金融支持产业领导组,将办公室设在人民银行大同市分行,履行工作协调、信息互通、政策宣传、市场调查、问题反馈等职能,做好顶层设计,提供有力保障。
释放动力
使货币政策支持工具活起来
人民银行大同市分行充分利用再贷款支持工具为涉农领域提供有力支持,截至 2023 年 6 月末,辖内机构使用再贷款资金累计发放“ 三黄一红” 特色产业贷款 2.55 亿元,支持经营主体 411户。同时,积极发挥人民银行窗口指导作用,撬动对“ 三黄一红” 产业的信贷投入。自 2020 年以来,全市发放“ 三黄一红” 产业相关贷款 17.97 亿元、惠及 4832 户企业和农户,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654 家。截至 6 月份,“ 三黄一红” 特色产业贷款余额 9.34 亿元,惠及经营主体 2758户。云州农商银行累计为黄花产业投入信贷资金 11.66 亿元。阳高县从农民缺少抵押物的根本入手,不断优化各商业银行风险评估机制,大力推动信用贷款,同时,运用多种贷款模式持续发力,支持农户融资,上半年全县“ 阳高红” 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7%。
守正创新
使金融支持渠道多起来
自 2020 年以来,人民银行大同市分行努力引导金融机构围绕“ 三黄一红” 产品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的资金需求提供贴合式融资支持,不断探索金融支持新思路。农行云州支行创新理念,积极推行“ 信用村+新用户” 建设,从黄花采摘、收购、加工到销售,打造金融扶持全产业链条,通过整村授信、批量放贷,为农户提供高额度、低利率、免担保的纯信用贷款,让“ 信用” 变“ 真金”,解决农户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同时,制定“ 一县一特”“ 一特多品”
的工作思路,指导商业银行根据不同产品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如云州农商银行针对不同农户需求,设计出 6 系列 36 款普惠信贷产品。全市推出“ 忘忧易贷”“ 黄花 e 贷”“ 黄芪 e 贷”“ 春苗贷”“ 华采贷”“ 秋工贷”“ 实销贷”“ 惠农 e 贷” 等多项有针对性的金融创新产品,为农户提供更细致、更贴心的金融服务支持。
多方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