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农村金融时报/2023 年/9 月/4 日/第 B01 版农信
科技赋能加速金融服务再提质
——访浙江常山农商银行X委副书记、行长饶勇飞
本报记者 王爱静
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服务共同富裕,可以为农村发展注入强劲的金融动能。在金融科技的支持下,金融服务范围得以下沉拓展,为长尾人群提供新的解决方案。金融科技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适配性。近年来,浙江常山农商银行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赋能金融服务取得了多项成果。为此,本报记者近期采访了浙江常山农商银行X委副书记、行长饶勇飞,就该行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助力共同富裕进行了经验分享。
记者:贵行通过科技技术赋能金融服务有哪些工作亮点?
饶勇飞:在农村服务领域,我行深耕农村市场,利用收单系统,在农村地区开展移动示范区建设。一是严守商户准入门槛,加强真实性审核。对农村进件商户进行电话外呼,审核商户申请真实性,提高了商户的准入门槛以及确保了商户真实性。二是搭建移动支付场景,全面完成非城区支付示范区创建。通过非城区示范区创建,搭建移动支付场景,提升客户产品黏合度,目前成功创建 7 个非城区移动支付示范区,总商户数 895 户,建档 895 户,建档率 100%。
在反诈方面,我行依托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开发的网络执行查控平台、反欺诈系统、反洗钱平台和人行开发的“ 云” 互联平台系统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了账户风险监测管理系统,实现账户风险管理的“ 系统监测为主、人工核实为辅” 动态风险管理模式。设定 89 个风险因子组成的风险因子库,每个风险因子设定相应的分值权重。当客户交易触发某项风险因子,账户的风险评价栏会自动累加相应的风险分值。当该账户风险综合得分触发模型评分阈值,系统自动预警,并筛选出可疑账户的风险交易明细。
同时,为增强风险防控能力,系统支持根据本地电信诈骗特点与诈骗手段变化情况新增或调
整监测模型,当前已新增 18 个账户交易异常的个性化风险模型作为补充。
前不久,浙江省“ 公务餐” 改革试点工作现场会在常山召开。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推进“ 公务餐” 改革工作,通过云平台与自身科技力量,在全省率先开发上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