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金融时报/2023 年/9 月/21 日/第 009 版农村金融
农信社改革面临的挑战与改革路径思考
专访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董事长王小龙
本报记者 张宏斌
近期,继辽宁农村商业银行、河南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获批筹建后,山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正
式创立。继去年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宣布成立后,备受关注的省联社改革按下了“ 加速键”。
作为全国省联社改革“ 第一单”,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挂牌一年有余,《金融时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董事长王小龙,围绕农信社改革所面临的挑战、改革路径等问题与其进行了深入交流。
《金融时报》记者:在当前经济和金融形势下,全国的农信社普遍面临国内经济运行压力大、大行下沉、息差收窄等问题,省联社改革的紧迫感和必要性再次凸显。改革面临诸多挑战,您认为农信社改革的方向和原则应该是什么?
2003 年国务院印发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符合我国农信社实际,至今仍应是农信社改革的根本遵循。
王小龙: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金融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随着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扎实推进,我国金融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发展的不平衡。所以,我国金融业发展不再一味强调“ 量” 的扩张,而是要“ 补短板”,实现均衡发展,这就对中小银行尤其是扎根县域的小银行——农信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注意到,在全球前二十大银行中,我国银行机构数量占了 50%。我国不缺大银行,缺的是定位清晰、特色鲜明、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小银行。农信社是我国中小银行的主要代表。农信社从诞生至今,服务县域、“ 三农” 就一直是其使命和责任。针对农信社改革的关键问题,早已有过明确的要求。
2003 年 6 月 27 日,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 号) ,决定全面启动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文件明确,农信社要“ 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宗旨”;办成“ 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管理交由地方政府负责”“ 成立省级联社或其他形式的省级管理机构,在省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具体承担对辖内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 不把对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地(市)和县、乡政府”;“ 使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简称“ 四自”)的市场主体”。
今年是国发 〔2003〕 15 号文发布 20 周年。 总结 20 年改革走过的路径和成败得失, 十分必要,正当其时。20 年来,全国农信系统改革发展总体成效显著,竞争力明显增强。数据显示,2003年—2022 年, 全国农信系统存、 贷款市场份额分别提升 3.47 个百分点、 2.08 个百分点, 至 14.31%、
12.05%,绝大多数已成长为省内最大的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降至 3.46%,明显低于 2002 年末的
36.93%。
20 年后的当下,全国农信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不平衡,省际、省内各农信机构间都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种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有多方面。但从浙江农信 20 年实践角度观察,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全面完整贯彻国发〔2003〕15 号文精神。在实践中,一些农信机构离农脱小、离乡进城、偏离存贷主业、盲目“ 垒大户”、跨区域经营,一些省级联社管了大量不该管的事,破坏了农信机构的 “ 四自” 原则。
第 1 页 共 3 页
我个人认为, 国发 〔2003〕 15 号文符合我国农信社实际, 至今仍应是农信社改革的根本遵循。因此,改革的大方向和大原则早已有之。浙江农信做到了坚定方向、坚守原则,发展得也很好。
《金融时报》记者:浙江农信从提出“ 姓农、姓小、姓土” 核心定位,到推动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从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赋能辖内行社高质量发展,到完成省联社改制为农商联合银行。您认为农信社改革的“ 浙江经验” 值得总结推广之处在哪里?是否可以将“ 浙江经验” 推广复制到更多的地区?
浙江农信从 2016 年就开始借鉴德储银行模式,优化“ 小法人、大平台” 管理架构,既坚持法人行社“ 四自” 原则,又突出“ 管方向、管风险、管队伍、强服务”,切实做到了该放的放彻底、该管的管到位、该服务的服务好。
王小龙:浙江农信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近年来,高度重视总结实践经验,形成《浙江农商银行系统管理标准体系》,其中的经验有上面提到的国发〔2003〕15 号文以及浙江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作为充分的法理依据,也有国际成功实践实证,是可复制、可推广的。
2022 年,我们制定了《浙江农商银行系统管理标准体系》 ,并于今年正式对外出版。这个标准体系是浙江农信人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种管理标准、软标准,充分考虑了浙江农商银行系统省县两级法人体制的特殊性,由总纲和释义、范例组成。这是全国农信系统首个管理标准体系,得到其他省份农信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全国各省级联社(农商银行)对浙江农信的发展成果是充分认可的,这也证明浙江经验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国发〔2003〕15 号文确立的“ 省县两级、统分结合” 的农信系统管理体制,本质上就是国际通行的“ 小法人、大平台” 的管理架构。如德国储蓄银行集团是由储蓄银行“ 自下而上” 发起、民主管理的联合体,既始终充分尊重储蓄银行的经营自主权,又搭建了统一的资产管理、管理培训、IT 研发和国际合作平台,为储蓄银行提供了综合服务支撑。这种良好的体制支撑德储银行成功运行 200 多年,成长为德国本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占目标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