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上海证券报/2024 年/1 月/17 日/第 004 版财经新闻
吉林银行董事长秦季章: 以建设金融强国为使命
流城商行
打造全国一
记者 马慜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 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近日,吉林银行X委书记、董事长秦季章就如何落实“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等话题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
外界以往对秦季章的关注,大多集中在他身上的“ 招行老将” 标签——他曾在招商银行工作多年。自从 2020 年加入吉林银行后,秦季章不负众望,将招行先进的零售转型经验付诸吉林银行的改革发展实践当中。如今吉林银行面貌一新,存贷款规模位居吉林省内同行业首位,正在向中型商业银行稳步迈进。
以建设金融强国为使命
打造全国一流城商行
作为吉林省最大的法人金融机构, 吉林银行正处于向中型商业银行转型的关键阶段。 近年来,吉林银行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资产规模持续增长,目前资产总额已超过 6521 亿元,存贷款规模位居省内同行业首位,经营机构发展到 364 家,员工人数增加到近 1.5 万人,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 1000 强银行中排名第 240 位。
对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这一目标,秦季章表示,吉林银行将以敢为人先的历史使命感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重要精神。
秦季章认为,金融强国目标的提出立足于我国现实基础。他用这样一组数据举例:和国际对比,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已达到 8%左右,高于欧盟成员国平均比重 3.8%的水平,已经接近金融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从规模增速来看,国内金融机构总资产持续多年保持较快增长,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高。2023 年前三季度,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达到 452.82 万亿元,同比增长9.5%;截至 2023 年 9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 234.5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9%,其中工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 30.9%、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 24.1%、绿色贷款同比增长 36.8%、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长 22.6%,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得到满足。
在秦季章看来,这些都说明我国金融大国的地位不断强化,金融强国建设基础得到夯实。
站在新的起点上,吉林银行已将金融强国的目标内化到自身战略当中。2023 年,吉林银行开启了新的三年战略发展周期。秦季章表示,吉林银行把坚持X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摆在首位,以建设金融强国为使命,不断强化金融工作的ZZ性、人民性、专业性,主动融入吉林全面振兴的历史大势与战略格局,提出打造全国一流城商行的愿景目标,全力推动以零售变革为牵引的“ 15+11” 改革变革战略,努力在吉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的时代激流中走出一条金融强国、金融报国的“ 吉行之路”。
做好“ 五篇大文章”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
文章。
“‘ 五篇大文章’ 既明确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增长方式加速转型的重点方向,也明确了金融业精准发力的方向。 ” 秦季章介绍称,近年来,吉林银行坚决贯彻落实X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在这五大领域持续探索发力,初步取得一定成效。
第 1 页 共 3 页
在科技金融方面,吉林银行成立吉林省首家科技支行,完善“ 五专四优” 服务体系,2023 年累计为 828 户科创企业发放贷款 202 亿元,省级及以上“ 专精特新” 企业服务覆盖面达到 54%。
在绿色金融方面,吉林银行提前谋篇布局,成为东北地区首家签署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
(PRB) 》的法人银行,落地东北首单碳减排挂钩贷款。
在普惠金融方面,吉林银行兼顾业务的政策性和商业性,构建平衡风险和收益的经营体系,
普惠贷款规模、增量保持吉林省内同业首位。
在养老金融方面,吉林银行健全完善养老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在吉林全省率先通过全国适老
服务网点认证,得到广大老年客户和监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在数字金融方面,吉林银行构建集渠道服务、风险防控、智能营销于一体的数字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