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金融时报/2024 年/2 月/20 日/第 002 版要闻
业内预期 LPR 有望合理适度下行
金融让利实体经济力度加大
本报记者 马梅若
LPR 作为银行贷款定价的基准,直接关系到企业和居民的融资成本和财务支出变化,经营主体对 LPR 更加关注,反应也更为灵敏。LPR 下行也有助于进一步带动实际贷款利率降低,促进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4 年 2 月 18 日,人民银行开展了 1050 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 5000 亿元中期借贷便利 (MLF) 操作, 中标利率分别为 1.8%和 2.5%, 均与此前持平。
对此,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LPR 不宜与 MLF 利率简单关联看待。明明等多位
业内人士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预期,新一期 LPR 有望下行。
2 月 MLF 小幅加量续做
“ 2 月 MLF 到期量为 4990 亿元,当月操作规模达到 5000 亿元,即当月实施小幅加量续做。”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本月继续实施加量续做,符合市场预期。
在王青看来,2024 年一季度已进入稳增长关键阶段,MLF 加量续做有助于增加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支持信贷增长以及政府、企业债券发行。
从另一个角度看,2 月 5 日降准落地保证了近期流动性合理充裕。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历年春节前受居民集中取现、企业提现发工资及长假因素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会出现较大缺口。近些年来,春节前取现规模都超过 2 万亿元,居民现金需求较疫情前也更为旺盛,M0 增长有所加快。央行降准政策于 2 月 5 日正式落地,有效满足了春节期间的流动性需求,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因此,本次 MLF 属于小幅加量。
“ 总体来看,超额平价续做 MLF,并结合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下调等货币政策工具来定向直达实体经济、加力服务高质量发展,是较好的选择。 ”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总监庞溟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在业内看来,考虑到 1 月信贷、社融均超预期,而且接下来政府债券发行有望提速,新增信贷还将处于较高水平,因此,银行对 MLF 操作的需求增加。“ 伴随着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加力提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加快,货币政策也将提供更有针对性和稳定性的支持。” 庞溟分析认为。
市场对 LPR 下行预期较强
2 月 MLF 操作利率与此前持平,也引发市场关注。
此前,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