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金融时报/2024 年/2 月/28 日/第 003 版新闻
因地制宜 因企施策 因变而变
浙商银行练好“ 基本功”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南京实践
本报记者 王峰 通讯员 王存林 许永康 王一帆
调查研究是我们X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近年来,浙商银行南京分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实体企业掌握一手资料,围绕客户需求,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因变而变,将善本金融落到实处,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截至 1 月末,该分行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加了 41亿元,增幅达 35.08%。其中,科创类贷款新增 23.57 亿元,增幅 59.31%;绿色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 20.42 亿元,增幅为 37.09%;涉农贷款较年初新增 44.77 亿元,增幅为 20.02%。为助力企业纾困,该行通过展期、借新还旧等方式累计延缓还款期近 100 笔次,涉及金额达 126 亿元。
因地制宜,支持长江航运通畅
靖江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长江港口开发、内河运营和港区配套设施建设等业务,是该地区唯一的码头建设和运营主体,也是最大的公用码头经营人。近年来,随着公司装卸仓储业务规模的扩大,原有的港口码头和仓库等配套设施已成为制约航运吞吐能力,特别是在数据化和智能化方面严重滞后。由于项目投入大,见效慢,期限长,融资贡献度小,加上无足额抵押物作为担保,涉足银行非常少。
浙商银行南京分行经过调查,认为该项目见效慢主要是前期受疫情影响,业务量达不到盈亏平衡点,如通过技术改造,系统化、智能化升级以后吞吐量将大幅度增加,既能节省能源和资源,满足航运拓展升级的需求,又能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提升。该分行仅用 5 个工作日就完成授信调查、申报和审批,给予 6 亿元专项授信额度。同时,该分行还通过发行绿色债券和资产证券化等创新金融产品来降低其融资成本,打破制约该港口绿色扩能的瓶颈。由于融资及时到位,目前该港口集团的吞吐量较上年增长了 37%。
为进一步打通长江航运系统“ 内循环” 阻点,该分行还结合长江航运企业上下游客户通过供
应链金融提供特色化服务。所谓供应链金融,就是针对水上、船上和岸上上下游客户的现金流、
物流和发票流进行闭环融资,特别是对涉及长江航运企业的授信在审批流程、额度投放、融资成
本方面给予优先支持。截至 1 月末,该分行涉及长江航运供应链客户数达 1279 户,比年初新增
81 户,累计信贷投放达 174.22 亿元,比年初净增 20.59 亿元,增长了 23.62%。
针对部分长江航运企业“ 外循环” 过程中有国际业务需求,该分行经过调研并结合运用大数
据分析为企业办理无需担保的出口数据贷、出口退税贷、出口池融资等。截至 1 月末,该分行新
增涉及长江航运国际业务客户 35 户,累计发放无担保贸易融资折合人民币 12.37 亿元,同比增长
36.07%,平均利率仅为 3.6%左右,为“ 外循环” 增强了动力。
因企施策,助力美丽乡村振兴
江苏裕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是盐城市大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