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上海证券报/2024 年/5 月/28 日/第 002 版要闻
邮储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陈伟: 当好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
助力
记者 陈佳怡
“ 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 是金融强国六大关键核心金融要素之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作为国有大行驻沪金融机构,自 2008 年正式挂牌成立以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海分行深度参与上海金融市场建设发展,在感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脉动” 的同时,也在积极发挥“ 邮储力量”,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再提升。
“ 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就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强大的国家为其根基,强大的金融市场为其躯干,强大的金融机构为其枝叶,健全的金融制度和优秀的专业人才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 谈及何谓“ 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邮储银行上海分行X委书记、行长陈伟向上海证券报记者如是形容。
“ 国际范” 十足 上海金融中心能级提升
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上海首次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设想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上海基本建成了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当前正迈向全面提升能级的新阶段。数据显示,2023 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达 8646.86 亿元,同比增长 5.2%;今年一季度达 2096.7 亿元,同比增长 5.1%。
不仅如此,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范” 十足。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35)排名中,上海位居全球第 6。这充分彰显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力和重要性的稳步提升。
那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力到底该如何体现呢?陈伟用三个“ 权” 来总结——定价权、话语权、统筹权。具体来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力的体现,一是来源于对重点金融产品的定价权。“ 上海价格” 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人民币金融资产定价、支付清算、风险管理等功能逐步完善。二是对重大国际金融规则、标准制定的话语权。三是对日益强大的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统筹权。
活力迸发 金融资源集聚效应凸显
锚定“ 五个中心” 为主攻方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蹄疾步稳,迸发出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作为在沪金融机构“ 一把手”,陈伟对上海这座城市的金融活力有着深刻感知。
“ 伴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的不断提升,金融资源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陈伟说,这一
方面体现在金融机构的集聚上,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对金融人才的吸引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