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 年/5 月/20 日/第 003 版要闻· 财经
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 五篇大文章”
本报记者 李婕
银行业保险业迎来又一重磅文件。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 五篇大文章” 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地落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五篇大文章”,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提出具体举措。在专家看来,“ 五篇大文章” 指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银行保险机构应以《指导意见》印发为契机,加快转型创新,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和自身稳健发展能力。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 “ 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金融“ 五篇大文章” 明确了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实现路径,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指明了方向。
《指导意见》提出做好金融“ 五篇大文章” 的主要目标。未来 5 年,银行业保险业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 五篇大文章” 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相关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产品更加丰富,服务可得性、覆盖面、满意度大幅提升,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例如,在科技金融领域,要求针对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增强,对研发活动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资金和保险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科技金融风险分担机制持续优化,努力形成“ 科技—产业—金融” 良性循环。
“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本报记者表示,“ 五篇大文章” 指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做好“ 五篇大文章” 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撑点,也是金融机构优化业务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立足点。银行保险机构应以《指导意见》印发为契机,加快转型创新,探索完善专营组织架构、专门风控制度、专业产品体系、专项考核机制等,在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同时提升自身稳健发展能力。
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
日前,“ 上海小微普惠保险” 首批产品上线。产品专门面向上海地区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提升其在生产经营及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风险防御能力。首批产品上线,也是上海保险行业在服务小微企业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