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市场信息报/2025 年/3 月/5 日/第 006 版理论探索
新常态下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路径的思考
浙江民泰商业银行 吴立德
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宏观经济转型、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内部改革加速等多重挑战,亟需探索新的战略发展路径以实现高质量转型。本文旨在分析新常态下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困境及具体发展路径。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新常态” 已成为理解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与金融改革逻辑的核心语境。这一转型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的理性回调,更要求金融体系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与效率提升。作为区域经济“ 毛细血管” 的城市商业银行,既承载着服务地方实体经济、支持中小微企业的使命,又面临宏观经济环境、同业下沉、金融科技、异业竞争、利率市场化冲击以及监管政策趋紧的多重压力。城商银行面临的这些挑战不仅有自身的经营压力,更有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冲击,城商银行整体发展进入降速通道。新常态下,城商行的生存空间与竞争优势正在被重新定义,其战略路径的探索不仅关乎自身可持续发展,更是区域金融生态稳定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命题。新常态下的城商行发展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技术升级或业务创新,而是需要系统性重构战略逻辑——既要顺应宏观经济周期与政策导向,又需深挖本地化场景与客户需求,在“ 全国性竞争” 与“ 区域性深耕” 之间找到平衡点。本文旨在梳理城商银行近年来的发展现状,结合宏观经营环境变化及自身日常工作的实际,对城商行的战略发展路径做出分析和思考。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
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商银行凭借着深厚的地缘优势,在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当地居民、服务地方经济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城商银行共有 124 家,资产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 13.23%。根据总资产、净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净息差等 5 个指标,大致可以把目前我国城商行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发展较为稳健,这类城商银行规模较大,运营稳健,但转型会缓慢些;第二层次发展迅猛,但波动较大。这类城商银行规模相对不大,仍能保持转型、扩张灵活度,利用宏观环境宽松期迅猛发展;第三层次发展水平较低,存在发展困局。尽管不同层次的城商银行发展存有差异,但从宏观视角看,城商银行的整体发展可以清晰的划为两个阶段:
(一)城商银行发展的分水岭
2018 年前,城商银行整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金融创新环境较为宽松,在“ 三去一降”、棚改等政策背景下,城商银行凭借政府基建业务及同业业务,资产规模不断扩张,但这种发展的隐藏着同质化和不可持续的隐患。到了 2017-2018 年间,城商银行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分水岭。宏观经济增速始现下滑迹象,监管政策密集发布,城商银行经营区域受到强监管、严约束,加之资管新规出台,金融发展告别粗放型的快速生长,城商银行发展在 2018 年见顶后,呈现缓慢下滑。
(二)城商银行发展的新阶段
2018 年之后,城商银行开始进行“ 回归本源”“ 深耕本地” 的深刻转型,重塑资产负债表。但 2019 年末新冠疫情爆发,实体经济发展放缓,外贸不确定性增加,投资拉动乏力,城商银行面临资产投放难题。与此同时,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的异业竞争使得城商银行原本深度依赖线下的经营模式受到冲击,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持续下沉业务重心,给城商银行施加了更大的竞争压力,发展有所放缓。在宏观环境、市场竞争及自身增长惯性三方面交织的压力之下,部分未能
第 1 页 共 4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深度绑定“ 基础客群”、扩展“ 基础业务”、塑造差异化核心优势的城商银行发展逐渐放缓甚至陷入困局,只有近 1/3 的杭州银行、宁波银行、苏州银行等头部城商银行穿越周期实现了持续性发展。
二、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受经济增速下行、结构调整与信贷规模增速下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