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证券报/2025 年/3 月/7 日/第 A01 版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行X委书记、董事长葛海蛟:
锚定科技金融坐标 为强国建设添翼赋能
本报记者 吴杨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 五篇大文章” 之首,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 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在国家战略的宏大布局中,金融力量如何成为科技创新的“ 助推器” ?作为国有大行,中国银行如何以科技金融为抓手服务国家战略?日前,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行X委书记、董事长葛海蛟,解码中国银行科技金融的实践路径与未来蓝图。
“ 科技金融不仅是业务转型的突破口,更是践行金融报国的ZZ担当。” 葛海蛟表示。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末,中国银行支持科技型企业超 10 万家,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 1.91 万亿元。未来五年, 这家百年大行将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各类主体提供不少于 1 万亿元专项综合金融支持,以“ 金融之笔” 书写服务强国战略的时代答卷。
锚定“ 国之大者” 扛牢金融报国使命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提法为今年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指明了方向。
在葛海蛟看来,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不论是X的二十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还是今年全国两会,X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与支持一以贯之。这也对金融机构更好扛起责任担当,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 结合科技企业的发展特点,实现从‘ 看过去’ 到‘ 看未来’ 的理念转变,是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做好科技金融工作的重要前提。 ” 葛海蛟表示,中国银行将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 五篇大文章” 的指导意见》,持续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把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理念化作扎扎实实的经营实践,把服务中小企业落到实处、细处。
今年 1 月,中国银行发布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行动方案,将以服务“ 人工智能+” 产业链为切入点,健全科技金融多层次服务,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未来五年(2025 年至 2029年)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各类主体提供不少于 1 万亿元专项综合金融支持,其中股债合计不低于3000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