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青岛日报/2023 年/4 月/3 日/第 006 版清廉之岛
青岛市纪委监委深化开展 “ 护航行动” 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
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 晴雨表”,也是一个地方ZZ生态、社会生态的侧面反映。2020 年以来,青岛市纪委监委在全市部署开展“ 护航行动”,紧盯“ 项目落地、政策落实、涉企服务、企业感受” 四条主线,打出精准监督“ 组合拳”,为企业发展清航道、除暗礁、排险滩,全市各级共处置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 582 件, 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 491 人, 其中给予X纪政务处分 175人,督促解决问题 2014 个。“ 护航行动” 获评高效青岛建设十大创新案例,被省委改革办专刊报道并报中央改革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 40 余次作出批示肯定。“ 护航行动” 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X的二十大提出,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工作部署和省纪委监委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有关要求,立足职能定位,持续深化“ 护航行动”。近日,市纪委监委印发工作方案,在全市部署开展“ 护航营商环境、打造亲清岛城——纪委监委在行动” 专项工作,聚焦市委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助力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实保障。围绕市场主体关心关注的重点问题,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就“ 护航行动” 专项工作有关问题进行解读。
一、准确把握开展“ 护航行动” 的重大意义
这是胸怀“ 国之大者”,坚定做到“ 两个维护” 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在X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形成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落实“ 两个维护” 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护航行动” 是市纪委监委推进ZZ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有力抓手,重点围绕X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在部门、行业、领域落实中的具体任务、举措、行动、成效等加强监督,推动落实见效,确保政令畅通,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坚定拥护“ 两个确立”、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
这是立足职能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举措。纪检监察机关是ZZ机关,必须自觉把工作置于X和国家大局中谋划推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在服务保障X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近年来,X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发展寄予厚望,赋予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和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打造“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新平台等一系列“ 国之重任”。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是青岛落实好X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的具体行动。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情况下,我市要巩固好经济运行企稳回升态势,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就必须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以一流营商环境服务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确保X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这就是现阶段的中心和大局, 也是纪检监察机关正确履职尽责,更好地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的必然要求。
这是站稳群众立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实际行动。纪检监察机关的ZZ属性,蕴含着始终与X和人民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坚定ZZ立场。从监督执纪执法发现问题看,吃拿卡要、以权谋私、“ 新官不理旧账” 等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问题仍较为突出。解决困扰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让企业家在社会竞争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维
第 1 页 共 4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护群众切身利益的应有之意。开展“ 护航行动” 就是把监督的“ 放大镜” 聚焦到企业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事情上,着眼于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解决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治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全面从严治X实效保持X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X的信心和信赖,厚植X执政的群众基础。
二、准确把握开展“ 护航行动” 的主攻方向
今年的“ 护航行动” 将紧紧围绕我市专项行动确定的“ 六大环境”,聚焦我市在“ 办事方便、市场开放、法治公平、要素保障、政策落地、工作作风” 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做到“ 6 个聚焦 15 个紧盯”。
聚焦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强化监督。紧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围绕X中央赋予青岛的“ 国之重任”,推动解决贯彻落实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问题;紧盯纾困减负政策和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解决政策落实门槛高、流程繁,不落实、落实差等问题;紧盯“ 放管服” 改革和“ 数字青岛” 建设,推动解决省级下放审批事项接不住、接不好,“ 网通数不通”“ 能网上办的现场不办” 等问题。
聚焦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强化监督。紧盯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推动解决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紧盯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动解决设置不合理条件、歧视性条款排斥市场主体等“ 玻璃门”“ 弹簧门” 和“ 旋转门” 问题;紧盯招商引资企业满意度,推动解决重招商引资轻落地服务、“ 新官不理旧账” 等问题;紧盯企业投诉举报办理,推动解决推诿扯皮、处理不力等问题。
聚焦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强化监督。紧盯 520 个省市重点项目和 24 条重点产业链提升情况,推动解决土地供给、建筑许可、“ 水电气暖” 报装等方面审批流程多、时限长,审批事项该放不放、明放暗控、放责留权,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影响项目落地等问题;紧盯助力企业发展,推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人才“ 引育留” 服务措施不到位,阻碍企业发展等问题。
聚焦打造宜商宜业的人文环境强化监督。紧盯打造宜商宜业环境,推动解决公共服务便利化水平不高、城市环境品质不优、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不足等问题;紧盯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推动建设高素质企业家队伍,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聚焦打造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强化监督。紧盯规范权力运行提升监管效能,监督推动职能部门落实监管责任,严格落实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规定,打造民营经济最优政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