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23 年/4 月/3 日/第 005 版创新园区
天津滨海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快跑
本报记者 李争粉
3 月 17 日, 《天津滨海高新区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法》正式对外发布。
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崔同湘表示,以《办法》出台为契机,该高新区将进一步完善新能源产业政策体系,营造新能源产业联合创新、能源耦合互通的良好氛围,助力新能源企业在高新区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将高新区新能源产业打造成为北方重要的产业聚集地和技术创新的发源地。
真金白银支撑绿色发展
《办法》分别从企业引育、企业成长、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应用示范、生态营造等 6 个维度,对天津滨海高新区从事动力电池、太阳能、风能、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产业研发、生产、应用的企业进行真金白银的支持。
比如,针对在天津滨海高新区实际投运的储能项目,按照实际放电量给予项目投资方资金补
贴,补贴时间不超过 24 个月,补贴标准为 0.5 元/千瓦时,单个项目每年补贴不超过 100 万元。
天津滨海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办法》在制定过程中体现了 4 点创新:一是应用示范方面,鼓励企业进行国家智能光伏试点示范,通过探索“ 光伏+” 类创新应用,促进产业发展;二是储能建设方面,高新区支持企业发展分布式风光储项目建设,促进高新区储能产业发展,实现对节能降碳的正面引导;三是产业链协同方面,支持高新区新能源规模以上企业购买区内企业产品,促进高新区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四是生态营造方面,鼓励、利用各类社会组织的资源优势,引荐制造型、科技型新能源企业落户高新区,不断提升新能源产业优势。
天津市新能源产业 (人才) 联盟执行秘书长刘雪莱表示, 天津滨海高新区此次出台的 《办法》 ,从多个维度为新能源产业龙头企业、中小型和初创企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企业以及第三方服务机构给予支持,在引导新能源企业主体培育和支持小微企业成长方面发挥支撑引领作用。
“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技术、孵化、资金、生态等条件。 《办法》围绕上述方面提出针对性支持,将更好地吸引和帮助高校科研成果在天津滨海高新区落地生根,让院校科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