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佳木斯日报/2022 年/10 月/28 日/第 007 版专刊
扬科技之帆 争服务之先
——富锦市科学技术协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佳木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立刚
“ 富锦市科协第三次代表大会以来,全市科协组织充分发挥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组织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人才成长、开展决策咨询、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日,佳木斯市政协副主席、富锦市委书记梁庆民,在富锦市第四次科学技术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博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 坚决贯彻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时刻保持正确的ZZ方向
这个市科协始终牢牢把握作为X的群团组织的根本ZZ属性,充分发挥市委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深化改革中保持和增强ZZ性、先进性和群众性。
组织召开了系列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印发文件资料,大力教育宣讲,用精神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同时,认真学习贯彻市委第八次X代会精神,有效担负起了团结引导全市科技工作者听X话、跟X走的ZZ任务。
深入开展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X史教育” 教育活动。全体X员干部按照制定的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的方式学习《习近平关于“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论述摘编》《中国共产X问责条例》、X章X规等理论知识,同时坚持每天登陆“ 学习强国” APP 学习,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自觉参加“ 黑龙江省干部教育网络学院” 学习,使全体X员干部的理论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开展“ 重温入X誓词” 给X员过“ ZZ生日” 等“ X员活动日” 活动,让支部X员的X性修养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加强。为贯彻落实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暨岗位学雷锋活动推进会精神和上级部门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相关指示要求,全体X员干部完成了志愿者注册,并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X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日益增强。通过落实X建责任制,规范组织建设,使组织生活真正成为锻炼X性、提高觉悟、强身健体的熔炉,为富锦市科协事业发展夯实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 组织阵地建设日趋完善,科普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不断加强科普队伍建设,这个市科协由学会、协会、市直、镇级及企业协会、村级科普小组组成,其中市直科协 32 个,镇级科协 11 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112 个、企业科协 10 个、街道科协 13个、村级科普小组 267 个。2022 年,富锦市被选定为省“ 科普传播进网格” 首批试点县(市)。截至目前,在全市 13 个社区建立了近百人的科普网格员队伍,在全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普队伍网络。
全市科普阵地在建设中完善。五年来,这个市科协累计对上争取资金约 650 余万元,市本级匹配 100 多万元投入科普阵地建设,上争 300 余万元项目资金建设的富锦市科技馆于 2020 年 9 月 19日正式开馆。同时,积极对上争取了 40 万元资金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普体验馆、对上争取
20 万元资金建设了第六中学科普体验馆,福前社区科普之家。上争 30 余万元项目建设了优秀省级农技协农村科普阵地七家。省投项目“ 农技小院” 在市科协扶贫对接镇向阳川镇大豆专业协会落地。
在上街基镇大屯村建设了科协系统“ 精准扶贫科技课堂” ,市科学技术馆、三江平原湿地宣教馆、 市新华书店 “ 粮都富锦· 溢满书香” 富锦全民读书活动基地被授予 “ 黑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 ,东北水田现代农机专业协会永胜万亩水稻农村科普示范基地被授予“ 黑龙江省农村科普示范基
第 1 页 共 3 页
地”。在市重点扶贫村锦山镇洪洲村、二龙山镇龙阳村、上街基镇大屯村建设了户外科普宣传触摸屏,为村民提供了智能化的电子阅读方式,推进了全市科普信息化,夯实了市、镇、村三级科普阵地建设基础。
全国科普示范县在巩固中提高。市科协多年来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加大科普工作力度,做到有为有位,连续四次(2008—2009 年、2010—2015 年、2016—2020 年、2021—2025 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单位,稳居全省科普工作第一方阵。在 2022 年佳木斯市争先创优目标清单中,市科协承担着富锦市唯一的一项拟争创国家级表彰奖励项目——市科技馆争创 2021— 2025 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项目。在上半年的争创工作中,这个市科协坚持自我加压,积极开展申报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得到推荐部门黑龙江省科协的审批,争创工作进展顺利。动员全市力量广泛参与 2018 年、2019、2020、2021 年的“ 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 活动,2018、2019 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区县冠军的佳绩。2021 年获得全国区县前十佳绩。
● 积极打造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深入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多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