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新华日报/2024 年/12 月/23 日/第 007 版强富美高新江苏这十年 常州篇
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科技局:以“ 含新量” 推动高质量发
展“ 含金量”
本报记者 唐颖 通讯员 费婷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奋力迈向一流,科技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组数据见证着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科技创新的“ 拔节生长”:全年引进落地 30 个合成生物项目,总投资额达 122亿元;南师大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拥有 6 家院士工作站,数量位列全市第一⋯⋯
科技创新始终在常州高新区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科技局局长吴雪强表示,将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着力点,聚力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攻坚突破,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努力把“ 高新定位” 干成“ 高新地位”。
构建创新策源先发优势
12 月 5 日,位于常州高新区薛家镇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的峪兰生物正式投产,该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AI 生物合成技术精准设计与优化了香兰素的生物合成路径,打造了全国首个通过 AI 设计并最终产业化的产品。
峪兰生物的成长,离不开这片创新热土的滋养。从一个设想到一条产业链,再到一个产业集群,合成生物是常州高新区一张亮眼的新质生产力名片。由黄和院士领衔的南师大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今年引进落地 30 个合成生物项目,总投资额达 122 亿元。赛桥生物、绿色康成、中合基因、贻如生物等一批具有颠覆性技术、突破性创新的项目“ 落地生根”,全区累计引进合成生物企业(项目)达 61 家,合成生物“ 北有天津、南有深圳、中有常州” 的产业格局逐渐清晰。
高能级创新平台加速涌现,成为常州高新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 桥头堡”。南师大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完成概念验证平台建设,正在申报江苏省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和江苏省合成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天汇空间与童庆禧院士合作的院士工作站获批成立,全区院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