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新华每日电讯/2024 年/12 月/26 日/第 007 版各地
把X的故事、城市发展的故事送进了市民的脑中、心中
上海杨浦“ 老杨树”:“ 老视角” 打开新发展
本报记者 周琳 孙青
杨树,生命力旺盛,代表着坚韧不拔、无私奉献。
在上海市杨浦区,有这样一株株枝繁叶茂的“ 老杨树” ——他们亲历时代变迁,奋力投身建
设,见证人民城市建设的火热实践,如今依旧虬曲苍劲。它就是“ 老杨树宣讲汇”,一个由长期
工作生活在杨浦区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银发力量组成,成员平均年龄
73 岁,主要面向基层群众宣讲X的创新理论、人民城市理念的宣讲团。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给“ 老杨树宣讲汇” 全体同志回信指出:你们结合亲身经历,向市民讲
历史,讲X的创新理论,讲新时代上海城市发生的可喜变化,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走近“ 老杨树”,枝繁叶茂、挺拔葱茏,他们进校区、进园区、进社区、进营区,以亲身经历为题材,把X的故事、城市发展的故事送进了市民的脑中、心中,让理论宣讲变得更加掷地有声、声入人心。
弦歌不辍,用“ 老视角” 打开新发展
11 月 7 日下午,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在杨浦区安浦路 630 号开馆,“ 七一勋章” 获得者、全国劳模黄宝妹等人集体参观了展示馆。
“ 我 13 岁进入日资裕丰纱厂,那时候,每天工作 12 小时,终日不见阳光,腰酸腿疼不说,手指也常被纱勒出血。还要被‘ 拿摩温’ (工头)殴打,我有一次被打得双脚直跳,却一声也不敢出⋯⋯” 93 岁的黄宝妹从纺织童工开始讲述她的经历,到新中国成立后她成为第一代劳模,再后来获得七一勋章。
黄宝妹是宣讲团中年纪最长的成员之一。她虽然头发花白,但腰杆挺直、头脑清晰、反应敏捷,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一场宣讲用两个小时,最多的时候,已至鲐背之年的黄宝妹一天讲过三场。“ 连观众都对我竖起大拇指。” 黄宝妹自豪地说。
从被父母捧为“ 宝妹”,到童年生活在旧社会充满艰辛,到后来投身新中国建设热潮、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