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济南日报/2025 年/4 月/18 日/第 007 版都市
丹心共筑“嬴秦梦”
——济南市老干部志愿者发挥优势开展嬴秦文化研究侧记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王希涛 通讯员 常凯峰
青山依旧在,夕阳更生辉。多年来,济南市嬴秦文化研究院的老干部志愿者以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城市建设、增进人民福祉为己任,深入挖掘、传承、发展嬴秦文化的精神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取得丰硕实践成果,为济南打造了一张靓丽的城市文化名片。
坚守赤子之心 牢记“国之大者”
时间回溯到 20 多年前,时任原莱芜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副市长的刘宗元偶然了解到:有证据表明,嬴秦发祥地在莱芜。这让一向重视文化工作的刘宗元非常振奋。他当即协调组建历史文化研究组,着手研究嬴秦历史与莱芜的渊源关系。自那时起,嬴秦文化就成为刘宗元的“心头大事” 。
临近退休,组织问及以后的生活怎样安排,刘宗元坚定地说,“我要继续从事嬴秦文化研究。”诚如所言,退休后,他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嬴秦文化的学术研究和成果转化上,奔波于北京、陕西、甘肃等地,忙碌在学术研讨、经验交流、现场考察等各种场合。
身边人有时不理解,退休了何苦这么劳累?他说, “文脉和国脉紧相连。保护和传承好嬴秦文化,是对革命老区人民负责,也是对国家、对民族文化负责。我是一名共产X员,如果能把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发扬光大,即便是再吃几年、十几年的苦,哪怕搭上我们这一代人的后半辈子也值得!”
从省十二届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岗位上退休的毕玉惠回忆说, “刚开始我们的史学资料比较匮乏,专业人才屈指可数。但是大家有一个共识,文化的动能是澎湃且持久的,如果嬴秦文化与产业融合的路子走通了,必然能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装配上新引擎。 ”正是这样的执着信念,支撑着这个团队的老干部志愿者跋丘山涉汶水,溯真知于瓦砾,求实践于垄野,一干就是 2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