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如何快速适应新领导?3招解决
如何快速适应新领导?3招解决在职场,每个单位都会经历主要领导的调整,领导调整以后,挑战最大的就是单位的文字工作者们,因为,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脾气性格和处事作风,相应的文风、会风都会有所不同。随着领导的调整,对于已经适应上一届领导风格的文字工作者们来讲,必须迅速摸清新任领导对材料的重视程度以及讲话的风格,着手进行“转型”或者“适应新领导”,才不至于工作被动。那怎样才能快速摸清领导的讲话风格呢?今天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一、主动出击。要想了解领导对于材料的重视程度以及讲话风格,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渠道、多方式了解领导以前的处事作风,弄来一些领导以前的讲话稿,慢慢分析研究。这里有三种方法:第一、搭建鹊桥。就是单位分管文字材料的负责人要带领整个团队去领导之前所在单位搞一次对接座谈会。这个不难理解,搞一次对接会的目的就是打听领导的脾气性格、生活习惯以及文风会风,等等。但为什么要带整个团队的人去?因为面对新的领导,无论是主任、副主任还是一般的同志,无论是新同志还是老同志,大家都是从零开始,也就是,对于领导的一切大家都不清楚,所以,单就文字方面来讲,大家都是“初学者”,都是“零基础”,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不分伯仲,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了更好的帮助新人、培养新人。第二、借力东风。就是一定要想方设法把领导以前的讲话、汇报以及各种类型的材料弄过来。通过学习领导以前的讲话材料,一来可以分析领导是什么样的讲话风格,以及关于当前有关的重点工作是如何来把握和理解的,假如领导属于省内调动,那大家干得工作都差不多,很多领导的观点就能顺理成章的运用到讲话中去;二来通过分析领导的讲话,也可以判断领导的处事风格和工作作风,都说文风看作风,正是这个意思。第三、海纳百川。假如整不来或者对方不提供领导的全部讲话材料怎么办,那文字工作者们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领导的以前了,比如,上网查阅领导之前所在地关于领导的新闻报道或者“两会”发言,亦或是在网上直接搜搜有无领导的相关讲话材料,通过这些东西,也大体能够反映领导的讲话风格和对某项工作的鲜明观点。因为,诸如新闻报道类的材料,很多都是当地的X委政研系统的文字工作者来把关的,他们把关后的新闻通讯稿都是思想比较鲜明,很符合领导的意图和要求的。公文写作门户网站,请认准笔杆子家园二、靠上跟上。主要领导调整后的一段时间,接踵而至的肯定是密集的调研和各类现场检查活动,文字工作者一定要把握好这个了解领导主要思想和观点以及了解文风会风的机会。这里要扮演好三个角色,通过这三个角色来了解领导:第一、当好“小跟班”。调研活动如何开展,全在于领导的个人喜好,有的领导调研前呼后拥,而有的领导轻车简从,但无论是哪种,所谓的“随从”里,肯定有给文字工作者留的位置。假如领导喜欢多人陪同,作为文字工作者,能争取多去人就多去人,现场感受领导的思想观点、处事风格和指示要求,便于以后起草材料;假如领导不喜欢多人陪同下的调研(现在的形势下,“四不两直”的调研越来越多),这时候政研室主任很关键,因为无论如何,领导下去调研,95的时候是要带着政研室主任下去的,这时候政研室主任一定要发挥好作用,把领导的相关要求和意图全部记下来,最好准备好录音笔,走哪录哪。第二、当好“翻译机”。假如领导每次下去都只带政研室主任,而作为其他的文字工作者,根本没有机会接触领导,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刚才也已经点到了,政研室主任一定要带好录音笔,回来以后,安排专人马上将录音转化成文字,整个团队的人进行学习。我们不得不承认,虽然跟着领导下去的是政研室主任,但领导的材料主要靠的还是让下边的人来写,但下边的人又不能去现场,所以就只能通过听领导的录音或者看录音整理稿来了解领导的方方面面了。假如,没有配备录音笔呢?建议大家强烈要求让单位买几个,毕竟单靠政研室主任的脑袋和笔头,不见得能原滋原味传达领导的指示和要求。第三、当好“挖掘机”。无论是领导的调研现场讲话稿,还是其他各种形式、各种场合下的领导讲话,作为文字工作者一定要当个有心人,把领导的讲话意图和要求经常性的进行梳理总结,要像“挖掘机”一样,反反复复的学习、品尝,深挖、细品。尤其是对于给新任领导起草的讲话,领导改动的地方或者领导开会时发挥的地方,要经常想一想:领导这一块为什么没有用自己写的?要仔细思考,深挖背后的原因,以便于运用到下次的文字材料里。公文写作门户网站,请认准笔杆子家园三、细处着手。以上两条都是宏观的、面上的方式方法,了解新任领导的文风,还得从细处着手。比如,领导喜欢用长句、还是短句;喜欢引经据典、还是通俗易懂;喜欢文绉绉,还是大白话;喜欢用问句,还是叹句,等等,这些都需要仔细的研究,细细的品味。这些东西没有什么方式方法,与领导的接触当中,自然而然就能有所感受与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