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公文写作:如何通过研读提高写作能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向高手学习,是快速提高公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高手面对面教你,固然最好,但机会不多、时间成本太高。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作品拜师。 研读和仿写,是作品拜师的两种主要方式。 今天,笔者重点说说研读。 1、选择,是研读的第一步 一个好师父,比一百个平庸师父更管用。我们拜师学艺,最关键的就是挑师父。 研读作品,首要的是选择最好的作品。 那么,该怎么选择呢? 首先,领导人关于行业领域的系列讲话,集中了行业领域顶尖高手的智慧,有着最深刻的工作认知、最权威的工作基调,是我们研读最好的教材。 其次,本行业、本领域、本单位领导的经典讲话,这类文章紧贴工作实际,体现了对某个时期、某项任务、某项工作的理解认识,是研读文章不可缺少的部分。 再次,行业领域最前沿、最主流的学者文章,这些专家的意见,对行业政策有着极强的影响力,也值得研读。 研读在精,不在多。这三类讲话、文章,各有侧重,如果时间有限,建议重点看第一个方面。 2、“五个过一遍”的步骤 选定了作品(文章),如何研读,才能取得最大效用呢? 笔者以为,至少五个过一遍。 (1)通读一遍 即模拟作者的身份、场合,通读一遍全文。 读的时候,要慢一点,读出声,身临其境感受文章的力量。 同时,你还需要带着一个问题思考:为什么作者要这么说? 只有置身其中,努力寻求作者的感受,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用意。 (2)解构一遍 读完了文章,接下来,我们开始拆解文章。 拆解文章,就是要把文章拆开来看,逐部分、逐段落、逐句子来研究。 拆的目的,是为了重新组装。只有理解了局部,我们才能最终构建起整体认知。 拆的时候,由大到小,拆3个层级:①把全文拆解成段落模块。②把段落模块拆解成段落。③把段落拆解为复合句。 同时思考3个问题:①阐述的核心主题是什么?②由哪些要素构成?③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通过解构,学习作者的两点,一是对于主题的体系化认知,二是阐述主题时,运用的逻辑安排。 你可以一边解构,一边画思维导图,以此加强理解。 (3)过滤一遍 研究完文章的架构之后,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研究文章的内容。 怎么研究呢?用对比和联系的方法,把文章过滤一遍,找出最精华部分。 对比,主要是对比已知与未知,看看文章中哪些内容是你已经知道的,哪些是你还不知道的,重点研究你不知道的。 联系,主要是联系文章与现实,看看文章中讲的与工作实践符不符合,有什么区别,重点研究有哪些区别。 在逐段、逐句、逐字的思考之后,你还需要把精华部分搬回家。换句话说,就是把文章中有思想的句子、新出现的名词等,备份到自己的里,供后续调用。 (4)背记一遍 最核心、最重要的文章,一定要背记。比如,领导人关于行业领域的重要讲话,涉及行业领域的总体设计和战略考量,必须背记。 背记有很多好处。 文章装进了大脑,工作时就可以随时随地回味文章、领悟新意,不断精进你的理解。 写作或者讲话时,你还可以引经据典、参照表达,快速形成高质量的文稿。 (5)解读一遍 能够换种方式说出来,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在完成上述4个步骤后,你应该试着用自己的话,去解读这篇文章。 比如,作者的主题是什么,是怎么阐述的,最精彩的观点有哪些,我的理解是什么,我有哪些同意与不同意等。 通过解读,对作者阐述的主题,最终形成自己的体系化认知。这才算最终吃透了文章。 3、研读文章,也是研究领导 言由心生。文章的背后,是人的思维理念和表达习惯。 真正的高手,善于通过一篇文章,摸透一个领导。  当你想了解某位领导,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他的文稿认真研读一遍。 研读时,思考这位领导为什么这么讲?他最关注什么、最强调什么?他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等等。从中摸清领导的思维、理念和语言表达方式,为后续工作接触、赢得肯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