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体制内,当普通干部没啥风险?触碰这五条红线,分分钟爆雷
我们时常在新闻上看到官员“落马”的消息,大家不禁感叹,当官也是一种高风险职业 为什么高官容易出事呢?因为他们位高权重,掌握的资源多,容易成为“围猎”的对象,如果思想不坚定,禁不住诱惑,就会走上不归路。 在这种形势下,有人认为,还是当普通干部好,无权无势,没人惦记,缺乏被利用的价值,自然就没什么风险,想犯错误都难。 于是,一些提拔无望的人安心躺平,甘愿做一名大头兵,认为这样就没什么风险了;而有些曾经的领导干部,也卸下官职,追求轻松自在的生活,从而实现平安着陆。 对此观点,笔者认为,当一名没有领导职务的普通干部,也不是绝对安全,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点,如果不认真防范,分分钟就会爆雷。 以下这五条红线,一旦触碰,轻则违纪违规,重则触犯刑律,可千万要当心。 一、经济上出问题 不少人认为,贪腐是高官的事,作为一般干部,经济上很难出问题,其实不然。 君不见,很多“蝇贪”“蚁贪”的主角都是没有领导职务的小干部,他们贪腐的情节照样触目惊心。 曾看过这样的案例,一名年轻的出纳,为了填补高消费的窟窿,不断从单位账户挪用资金,最后东窗事发,锒铛入狱。 所以,无论是高级干部,还是无名小卒,经济上一定要干净,切不可打公款的主意。否则,贪欲之门一旦打开,将万劫不复。 二、漠视群众利益 一些干部抱着“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心态,对群众诉求漠不关心,所发现的矛盾纠纷也不及时排查化解,一味地“躲、拖、绕”,导致一些苗头隐患问题演变成大问题。 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大风厂职工的诉求没有及时得到解决,最后引发群体性事件,酿成惨剧。 很多普通干部身处基层一线,如果所负责的群众工作没有做好,最终导致“爆雷”,那么很容易挨处分。 三、不正确履行职责 在一些有监管、检查、执法职责的领域,如果不正确履行职责,很容易出事。 比如,看守所的在押人出了问题,负责监管的人有责任;企业出了安全生产事故,负责监督检查的人有责任;违建问题多发,负责执法的人有责任… 其实,大多数普通干部干的都是这些工作,一定要理清自己的工作职责,该管的事情要管好,该留的痕迹要留好,避免因失职失责而背锅。 四、失密泄密 有人说了,那些出去监管别人的容易出事,那我天天坐在办公室,只和文件打交道,总没什么风险了吧 这样想就错了,天天和文件打交道的人,也容易出事,而且一出事就不是小事。 尤其是单位的保密员,如果没有保管好相关文件或设备,把内容泄露出去了,那分分钟就是丢饭碗的事。 现在各单位的保密纪律教育都抓得比较到位了,体制内的老铁应该一点就通,无需再去举例子。 五、酒驾醉驾 自从醉驾入刑以来,酒后开车问题,已成为公职人员“翻车”的高发领域,相信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因醉驾被开除,或酒驾被处分的负面典型。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句话已经强调了很多年,而且再三进行警示教育,每年仍有公职人员前赴后继出事,实在是很不应该。 在此,奉劝各位老铁,现在网约车、代驾那么方便,为了您的家庭、您的前程,千万别以身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