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这个小习惯让我成了领导心腹
我作为一名不跑不送的外地人,依靠写笔记的习惯成为了时任局长的心腹,在换届年领导即将离任时还获得了提拔。 今天我就借此机会展开谈谈这段故事。 01基本情况 毕业后刚满23岁的我考入了某县直单位(经济部门)。 不到1年老局长调走了,办公室老主任也退休了。 我作为当时最年轻的干部自然而然担起了“重任”,主要负责收发文件、撰写材料、协调会务等等。 此时一位前辈提醒我当好办公室主任经常记笔记非常重要,也就是这个习惯让我受益至今。 02我的笔记让局长“赢得先机” 按照惯例,每当有新局长到任,联系该局工作的大领导往往很快会下来调研。 果不其然十天后局长就接到县政府办秘书的通知,周五县长和分管经济的常务副县长会到局里来看看。 名义上是座谈,其实是提些工作要求,顺便鼓舞鼓舞士气。 单位情况介绍、X组分工、特色亮点我很快就准备好了。 正准备向局长汇报之际我习惯性翻了翻笔记本,发现之前通过工作与县长秘书闲聊,偶然得知其不喜欢烟味,喝茶偏爱苦荞,夏天比较怕热,当时权当趣闻默默记在了笔记本上。 没想到向局长汇报后他如获至宝,立即要求全体干部当天不得抽烟,会议室冷气提前开足,购入几罐不同种类的苦荞备用。 调研当天我因公不在单位,但事后听说那次调研县长兴致很高。 不仅在局长办公室喝茶聊了好一阵,极少表扬别人的他还破天荒夸我们单位集体氛围好、干事劲头足。 03我的笔记让大家“安然无恙” 每逢植树节全县都要组织各单位集体种树。 程序也很简单,把一片片荒地划分成若干个区块,按照开会顺序挨个包干。 随着时间推移,慢慢交通便利地区的树差不多种完了,剩下只能往城郊甚至乡镇延伸。 果不其然那次县林业局安排的地点位于某国道与高速路口的交汇处。 接到通知后我猛然想起曾经在该地接过外地考察客商,带路过程中与同行人员聊了几句闲话,翻阅后得知此处交通抓拍极为严格。 不但轻微压线必罚,而且其他地方限速80这里限速60,很多人就吃了这个暗亏。 于是我在微信通知中先是提醒大家带好伞预防可能的降雨,随后着重提到了限速抓拍的情况,让那些自驾前往的同事注意减速。 植树活动结束后一个月内,其他单位许多不明缘由的同志纷纷接到了交通违法信息,由于已经上了交管平台系统只得硬着头皮认罚。 唯独我们单位全体安然无恙。 选举搞年度优秀公务员测评,我的票全局最高,到现在我仍然认为与这件事息息相关。 04我的笔记让单位“全身而退” 开展作风整顿的那一年,各种巡视巡察非常频繁。 对于我们这类经济部门,财务资产审计是跑不掉的硬杠杠。 我记得那年5月市委第二巡察组开始长达6个月的进驻,然后兵分五组对口县直部门,说是走访其实就是查账。 近五年的账单,小到十几块一包的复印纸,大到几十万的绩效奖金支出。 总之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有理由、有票据、有签字。 刚开始大家都还按部就班的配合,过不久巡察组开始查固定资产来源,这可让人直挠头。 以我这个单位举例,因为机构改革等原因办公场所更换了2次,部分使用的空调、电脑、打印机等物品还是上家单位的,想追溯? 该单位是临时办事机构早已被撤销,要说置之不理也可以,但届时难免局长要出面各种解释。 好在我当初特地为此询问了即将退休的知情人老周,简要把当时的采购价格、供货公司、销售电话等要素记了下来。 在厂家的配合下为此开了几张证明,到底还是将此事圆了过去。 而另一家同样问题的单位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凭据丢失被县里通报批评,一把手还写了书面检查。 05几点启示 现在回过头想,日常写写笔记并非什么不得了的本事,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做到。 难就难在事无巨细,难就难在坚持不懈。 今年我的笔记本已达厚厚的4本,想必随着工作年限累积还会继续增加,这里我还想跟大家分享几点做笔记的心得。 1.逐条记录是首要。 要我说与写材料不同,笔记就应该记成流水账,一来不用动脑,二来不容易遗漏,任何事情按照时间脉络都能找到出处和源头。 2.合理布局很重要。 除了日期之外,我往往会在左上角记一下天气状况,内容栏左侧写具体事务,右侧写领导指示,整个页面简洁明了。 3.经常复习有必要。 虽然记了,但有些时间隔久了仍难免忘记。 为了避免领导问起答不上来,我往往时不时复习之前的笔记,有针对性加深加深印象,事实证明效果很好。 总之,不管是职场新人还是有经验的朋友,想要成为领导的心腹务必要有一定的能力。 而学会为领导分忧解决问题则是比较容易出圈的能力。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成为领导心腹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