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体制内提拔,早觉醒、早看清
这个体系,并不信奉劳有所得,与其说是分配,倒不如说是极限不平衡之下的一种平衡策略。
有的人,上班就是劳累一天,脚不沾地,电话不停,键盘不休,挨不完的训,干不完的活,当然,还有排不完的队,因为每次到提拔跟前,总有领导找谈话,然后说如何的不容易,如何的要给其争取,但是奈何各方面的因素,前面又出来个孙山,自己只能名落其后。
当然了,在时间因素的加持之下,在概率论的作用下,总有那么一次,实在是解释不过去了,不办不行了,就搭车给解决了名额。
本来应该高兴,想着终于能够从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脱身出来,结果,公布的任职通知上,那个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重压”岗位,赫然写着自己的名字。
管你是之前陈述自己擅长,亦或者家里有特殊情况,亦或者拍桌子使性子,亦或者报告指标异常……不管是何理由,最终依然没有改变。
而那些神仙岗位,工作好干,八辈子没有紧急任务,容易出彩,经常在领导面前露脸的岗位,却给了一位比自己差了太多的人,心态崩了,凭什么。
凭什么?凭的就是,搭顺风车的那帮人,恰恰就是占据这些岗位的那帮人。
所谓搭车提拔,无非就是,某人要动了,非动不可,那么,顺道解决一个,也不是那么难。
而最经常干类似事情的,怕就是组织部,不管你是两办还是纪检,还是各大常委口,只要有干部动议,必定有组织部的人搭车提拔,一块写在一张单子上,捎带着就上会研究给提了。
毕竟,任凭你哪个部,走程序都得走天官手里批条子盖戳,捎带脚地解决一个俩的,这点面子不会不给吧。
而更深层次的,则是因为,能够解决钱多事少与位高权重之间矛盾的岗位,基本都是领导的自留地,超出六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太白金星的本子上没记,算是预算外。
当年工作原因,去某果子背景大型企业,需要和所有的中层谈话,期间就遇到过一位女性中层,看面相那是妥妥的不食人间烟火,谈话问问题,更是话不对题,一问三不知,但那件外面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里面衬貂的风衣,显示这根本不是一般家庭。
说话没有逻辑,毫无社会经验,身处闲差岗位,一身打扮不便宜,但是对于各位老总却是如数家珍,远不是其他中层,直言自己就和分管熟悉,其他老总没多少接触。
再细问家住何处,乃是某宿舍,恍然大悟,原来,来之前和老领导谈话,老领导提到说是某位老友之女在这,尝试一问是否认识,张口叫的不是职务,而是某伯伯,这事就八九不离十了。
之后的谈话对象中,不乏有青年才俊,不乏有老当益壮,不乏有高学历而愤世嫉俗,不乏有年近半百早已看破世俗,有的所有评价一概是好,所有问题一概是无,有的张嘴就是各种不公,但是在最后却非常激动地要求为其保密。
忙碌人自有忙碌路,等闲岗绝非等闲人。
本来嘛,世间万物都是明码标价,天桥卖艺也是各凭本事,只不过,这个“本事”要广义的看,远不是你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一个家,一个家族,一个群体的势力。
钱多事少,位高权重,并不矛盾,可能就是有时候矛盾,至于是什么时候,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