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体制寒门子弟,多数吃了“不会干活”的亏
问题:
市长去省上开会,省上临时提前会议时间,但并未向办公室打电话通知,导致市长开会迟到半小时,于是免去机要科科长职务,有人给解释吗?
面上看是耽误了通知,背后真实的情况会是什么呢?想过吗?
市长!去省里开会!居然迟到半小时!
这几个因素,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怎么能让他发生?
你们的综合一科、秘书一科,是怎么干的工作?
这么多人干活,连个会议几点开都摸不出来?
你们怎么和省里打的交道,处的关系?
平时说是和省里这些部门打交道多么好,玩的多么亲,会议改时间了,怎么没人通知你?
正式通知慢,电话快不快?
你说你关系处得好,先给你说一声能不能行?
就是工作干得不到位。
再说机要这边,工作规定怎么写的,来了文件怎么处理,时限呢?
落实职责就是不到位。
咱再接着捋一捋,能够让市长去省里开会,好了,起码省里得是前几位的大领导召开的会议,一般领导召开的会议,市长参加的不多,还是现场参会,那么可见这个会议应该是很重要。
你们市的市长去,其他市的市长也得去,这种会议,级别和内容都是很高的,在这种会议上,先不说你们市长有没有发言任务,如果有发言任务,你再耽误了,那么这丢人可是丢在了全省,谁担待得起?
这代表的是你们整个地方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这是很严重的队伍建设和思想建设问题。
即使是没有发言任务,这迟到半个小时进入会场,你让上面领导怎么看?
一个会议时间都能够耽误,让领导们如何相信你能够带好队伍?
这不是个村,不是个镇,这是个几百上千万人口的地级市!
决策上的一个小失误,很可能导致严重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岂能如此儿戏?
这仅仅是一个会议,这要是别的突发事件呢?急难险重来了,你也耽误半个小时?
处置应急事件,那是分秒必争,快一分钟调度,都能够减少不知道多少的损失,这可是半个小时啊!
再说了,面上是耽误会议时间,但是你知道背后还有什么事?
这个职位,多少人盯着,多少人想着,你只看到了领导因为这个事情生气,你没有看到的是,会不会现在正是他更进一步的关键时刻,会不会正好在重大项目申请的关键时刻,这其中牵涉人事变动,牵涉重大项目落地,这可不是小事,各个地市条件能差出来多少,各个都在伯仲之间,谁比谁差。
说人事变动,谁上谁下那就是差之毫厘。
再说重点项目落地,尤其是落后地市,什么条件都不行,你在这努力争取中,结果弄这么档子事,说一千道一万都补不回来。
在全省层面的现场会上,整这么一出,别说给你撸了职务,就是把你调离,打入冷宫,也都是轻的,说你失职渎职,也得担着。
如果说不是大领导的态度,是你们分管秘书长或者其他分管的态度的话,咱再往人事调整上的捋一遍,是不是觉得仅仅是撸职务,好像还没那么严重了?
这样处理,合乎常理,没有什么意外
但是这件事能够发生,着实是让人意外,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真的就是0.00000000000001%。
埋头干活是工作,沟通协调是工作,处理关系是工作……工作,不能单纯的、狭义的理解成,仅仅指完成手里的活,更要明白单位、领导、项目等等的深层次需求。
两办核心岗位的人,都是神仙,论向上沟通,打问消息,敲门进院,那都得有自己的道行,办的了别人办不了的事,进的去别人进不去的门。
每周打过电话联系么,假期邀请来转转玩玩了么,土特产下来了想着寄过去尝尝了么,家里有喜事去帮忙了么……这都是平时下功夫的联系。
所谓的联系,就像是白秘书和沙书记打球,一个三十岁刚冒头的小伙子,是怎么打不过五十多岁的沙书记的。
输,也得输的出来理由,输的光明正大,输的让对方觉得理所应当,这就到位了。
可能有的朋友会觉得有点亏,但要学会算总账。
每次去上级单位汇报,不管是谁,一律都要在门口登记,你小子居然弄了一个车牌登记,一车人直接开进去了,这什么感觉。
领导去大会上领奖,明令禁止外人进去拍照,但是领导就是想要一张单张的照片,你愣是找关系让记者朋友给单独留了一个镜头,并且还出现在了新闻上。
这时候,什么付出,什么面子,什么特产,都不值一提,这是九牛一毛,更是一本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