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咸阳日报/2024 年/2 月/2 日/第 008 版专版
2023 年咸阳林业工作 10 大亮点
2023 年,咸阳市林业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X的二十大精神,以建设“ 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 为统揽,紧扣国土增绿、产业增效“ 双增目标”,夯实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 两护基础”,筑牢森林防火、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两防底线”,建立林业重点项目定期调度、项目稽查、目标考核“ 三项机制”,强化制度、队伍、作风“ 三项保障”,推动全市林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新跨越。
咸阳市获评“ 202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优秀城市”
2023 年 12 月 3 日,由新华网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支持的“ 第九届绿色发展论坛”在海南·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咸阳市荣获“ 202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优秀城市”。2023 年,市林业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
念,林业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市完成营造林 38.39 万亩,为年度计划任务的 128%;
完成道路绿化 368 公里, 为年度计划任务的 123%; 建成森林乡村 35 个, 为年度计划任务的 135%。
咸阳林业碳汇试点工作获国家肯定
2021 年,咸阳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启动林业碳汇交易试点。2022 年 11 月,咸阳市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为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建设实施方案,编制《林业碳汇发展规划》,以“ 344” 模式探索区域碳中和路径,即建立“ 三项机制”、实施“ 四大工程”、强化“ 四个支撑”。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绿化简报》第 27 期(总第 1004 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改革内参》(综合 2023 第 47 期),先后对咸阳市林业碳汇“ 344” 模式进行了专题刊发,向全国推广林业碳汇工作的咸阳方案。咸阳林业碳汇“ 344” 模式的经验做法并入选新华网“ 202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案例”。
咸阳市林业局被评为“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2023 年 12 月,咸阳市林业局被人社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并正式面向社会公示。近年来,咸阳市林业局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加快林业生态保护修复,使绿色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2020 年以来,全市共完成各类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 196.79 万亩,其中:人工造林 38.87 万亩,封山育林 43.78 万亩,飞播造林 23.7 万亩,退化林修复和森林抚育
90.44 万亩,绿化道路 1502.1 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38.81%,较“ 十二五” 末提高了 2.86个百分点;森林蓄积 1424 万立方米,较“ 十二五” 末提高了 84 万立方米。2021 年,全国关注森林活动工作交流座谈会在咸阳成功举办。2022 年,咸阳市获得“ 国家森林城市” 称号。
“ 秦碳原” 咸阳林业碳普惠平台上线运行
2023 年 9 月 18 日,陕西省首个碳普惠平台——“ 秦碳原” 咸阳林业碳普惠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秦碳原” 咸阳林业碳普惠平台,以区块链技术为依托,开发了生态固碳、绿色未来、低碳办公、认购碳汇等功能模块。用户在碳普惠微信小程序注册并实名认证后,可以通过购买碳汇、认养森林树木、义务植树、参与绿色公益活动、创建零碳机关、零碳会议等零碳行动,为全面减碳贡献力量,最终实现“ 低碳社会全民共建,绿色生态人人受惠” 的良性发展。
“ 公益诉讼+林业碳汇认购” 办案模式全面推行
2023 年 8 月,市林业局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联合印发了《咸阳市森林资源损害及林草碳汇损失司法赔偿管理规定(试行) 》《咸阳市关于联合开展林草碳汇补偿生态司法修复行动的意见(试行) 》 ,对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等破坏生态资源行为,在传统的补植复绿、土地复垦以外,增加了通过购买林业碳汇的方式补偿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形成了“ 公益诉讼+林业碳汇认购” 的办案新模式,建立林业生态资源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