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打造康养旅游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报告
*省发布《*省旅游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滑雪’‘温泉’‘冰雪大世界’‘雪乡’是搜索的主要热门词汇,森林康养旅游、湿地休闲游、科普研学游、湖泊度假游的搜索热度明显提高”。《报告》中提到的康养旅游属于特色旅游,是近年来蓬勃兴起的一种新型旅游需求。旅游已经不再单纯指观赏风景名胜,其内涵正在不断丰富,所承载的新型消费需求日益增多。其中,将旅游与休养需求紧密结合的康养旅游,正在被消费者认定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省拥有森林、湿地、冰雪、温泉、中医药等丰富的康养旅游要素,是目前国内康养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近年来,*省发挥天然优势,紧密结合日益上涨的新型旅游消费需求,在打造康养旅游产业上下“先手棋”,取得了累累硕果。《*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实施“文化+”“旅游+”战略,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与康养、中医药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建设具有人文特色的康养旅游基地。未来几年,*省应重点围绕科学规划、打响品牌、挖掘潜力、培育产业等,进一步夯实发展康养旅游的现实基础。
首先,要着眼长远,下好“先手棋”,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康养旅游产业布局。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需秉持宜居宜游原则,将美好生活理念同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打造主客共享的美好旅游目的地和美好生活地。对于久居都市的消费群体来说,他们更多地倾向于乡村生态康养游,想通过体验不同于以往的生活方式,耕农家地、采农家果、吃农家菜、睡农家炕等,缓解学习和工作压力。但目前市场上的乡村生态康养旅游产品,对各类群体的侧重性需求考虑仍不充分,存在着一定的粗放式发展倾向,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在住宿、餐饮等消费产品销售上监管不严密的现象。必须科学合理地对乡村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进行布局与规范,因地制宜,完善康养旅游目的地交通基础设施,根据游客群体的康养需求设计建设符合寒地气候的基础设施,让旅居康养的消费者冬夏都可在*得到需求的满足,提升乡村生态康养游的品质,通过乡村康养游赋予休闲农业新功能。
其次,要积极利用电子平台推介康养旅游目的地。调查结果显示,近几年来,*省的游客超过76%是通过电子平台进行订单预定的,其中使用APP下单的游客占68.44%,使用小程序下单的占4.69%,通过网站下单的占3.22%。显然,开拓线上宣传、推介和销售渠道,持续丰富线上服务内涵,将康养旅游产业和大数据产业深度捆绑,是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快车道。要将精选旅游路线制作成精良且富有文化内涵的短视频宣传片,在各类电子平台推送,使观看者在欣赏富有视觉冲击力的视频的同时,产生亲身体验大美龙江的消费需求。要把康养旅游目的地作为宣传片、小视频等视觉产品的主题背景,让观众获得更直观的体验感。同时,链接旅游在线预定,通过多渠道推介*康养旅游路线。要创作精美软文配合创意康养产品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将更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融入康养产品之中,提升产品的交换价值。同时,提升产品在电子平台的推介力度,拓宽网络销售渠道,提升康养旅游产业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