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社会报/2024 年/4 月/12 日/第 001 版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推动民政信息化高质量发展
民政部信息中心X委书记 主任 范一大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 两个大局” 的战略高度,准确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趋势,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并作出重大部署,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引。我们要牢牢把握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努力开创民政信息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强化使命担当,深刻领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X中央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局出发,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面
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客观上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努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性力量,也是关键路径和动力支撑,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摆脱了传统的生产力发展路径,呈现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提升综合国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都改进了劳动工具,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谁在科技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网信事业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应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X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进一步增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提高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本领。
明确目标要求,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结合点
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在内涵和特征上的最大区别在于科技创新,核心在于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的突破,目标在于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数字化对传统生产方式变革具有重大影响,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重要方向。
构建共享开放的民政大数据资源体系,积累新要素。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是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要深入开展民政大数据分析应用,充分释放民政数据要素价值,把民政各业务领域产生的海量数据资源,转化为政务创新、业务创新、服务创新的巨大推动力,转化为政策供给、服务触达、分析研判、风险监管的重要支撑力量,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