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甘肃日报/2024 年/1 月/5 日/第 005 版乡村
促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加快发展
——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整省试点工作综述
新甘肃· 甘肃日报记者 马国顺
2023 年,我省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确定为“ 农业社会化服务整省试点” 省份。全省以此为契机,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聚焦服务粮食生产,聚焦服务小农户,加快推进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整省试点取得新成效,有力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助农增收 全程托管农业成效明显
“ 养牛收入稳定,政府还给发奖金呢。” 隆冬时节,位于华池县白马乡王沟门村的怀玉农牧家庭农场里,108 头肉牛毛色光亮、膘肥体壮,养殖户陈治祥正忙着加工饲料、清理料槽、喂草换水,忙得不亦乐乎。
近年来,华池县先后实施畜牧养殖棚圈奖补项目、示范性家庭农场奖补项目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多线条多层面的奖补项目,对家庭农场进行全方位的扶持,并按照“ 县级辅导员包乡、乡级辅导员包村、村级辅导员包家庭农场” 的方式,坚持一对一指导、面对面服务,推动家庭农场健康有序发展。
2023 年, 我省农业农村部门联合省财政厅印发了 《甘肃省 2023 年农业社会化服务实施方案》 ,争取中央财政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 1.95 亿元, 在全省 14 个市州的 76 个县市区推广农业生产全程化托管。指导各项目县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进“ 农业社会化服务整省试点”,探索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衔接的方法路径和有效机制。
截至 2023 年 12 月中旬,全省共完成项目绩效任务面积 265.26 万亩,完成率 108.27%。通过项目示范带动,增强了小农户的托管意识,发展了服务带动型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民合作社等托管服务组织推广良种良法,使用精量播种等农业科技,较好地实现了科学种田,提高了综合生产能力。项目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效果明显。据测算,全程托管后粮食亩均节本增收 300 元以上。
创新服务 拓宽托管领域灵活机动
向农户提供服务,为产销双方搭建桥梁,是向农业全产业链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应有之义。
2023 年以来,全省各地聚焦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因地制宜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和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促进了各类服务主体紧密联结,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我省景泰县等 4 个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在推动社会化服务发展、 加强行业规范、开展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针对各地不同生产特色的社会化服务思路、方法和机制手段;
定西安泰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4 个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组织,重点探索带动
小农户、开展联合合作、集成应用科技等方面的方法路径,形成了着眼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
2023 年,由于项目政策贴近实际、效果良好,甘州区和甘肃谷丰源农工场,被农业农村部进一步确定为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