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农民日报/2024 年/4 月/30 日/第 002 版综合新闻
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亚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长江绿色生态廊道项目五年成效综述
农民日报· 中国农网记者 李金平
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为贯彻落实X中央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决策部
署,学习借鉴国际金融组织项目管理方法和现代农业发展经验,我国政府向亚洲开发银行申请了
3 亿美元贷款,用以支持长江流域的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和贵州 6 省(市)47 个县(市、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长江绿色生态廊道项目(以下简称“ 亚行长江项目”)建设。
2024 年是亚行长江项目建设的收官之年,亦是成果验收的关键之年。据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五年来,各级项目办坚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始终,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强化机构能力建设,提升农民技能素质,推动实现长江流域生态更加完善、经济发展更加绿色、流域景观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美好愿景。
坚持绿色发展 增强农业韧性
位于四川省广元市的旺苍县有着“ 红色旺苍、中国茶乡” 的美称。走进该县木门镇飞凤村亚行项目建设区,硬化的田间道路代替了过去的泥泞路,淤塞的小水沟变成了畅通的灌溉渠道,油菜花籽颗颗饱满,小麦苗绿油油的,几只水鸭自在地游着,放眼望去,尽是春色,满怀生机。
据旺苍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亚行长江项目实施以来,该村所在的木门镇整治田间道路 10.4 千米,山坪塘 7 座,新建蓄水池 42 座,截排水沟 10.6 千米,实施坡改梯 56.99 公顷,秸秆还田 66.67 公顷,保护性耕作 100 公顷,安装太阳能杀虫灯 20 套,科学施用化肥补助 126.69公顷,地膜回收补助 34.9 公顷。
飞凤村以往没有田间路,也没有灌溉渠,村民四处引水,土地仍不“ 解渴”。以前用水要到
很远的地方去挑,现在有了大田湾堰塘,家门口就能用到干净的水,家里的地也能按时浇水。
农业生产中有这样一句谚语,“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强调的就是水和肥的重
要性。重庆市忠县新立镇的亚行长江项目区建设有集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等九大系统于一体
的现代化智慧果园。据了解,2022 年特大干旱,项目区周边苗木受灾率 68.27%、苗木死亡率
57.44%,但智慧果园内苗木长势未受影响。
适应气候变化、增强农业的气候韧性,既是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要求,也是提高农户生计和福利的重要途径。透过水清树茂的飞凤村,我们看到了亚行长江项目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成效,将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的建设理念,也正是当前和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