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巴中日报/2024 年/4 月/26 日/第 002 版要闻
“ 解锁” 村集体经济发展密码 奏响乡村振兴“ 奋进曲”
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 严波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仅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更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2023 年,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村均收入达到 9.56 万元。其中,巴州区“ 三聚焦破三难” 和平昌县的“ 组团发展整镇提升” 促进集体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被一起评为我市 2023 年度“ 十大创新突破举措” 之一。
巴州区
三聚焦破三难 “ 家底” 厚起来
巴州区枣林镇灵山村,过去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原因等,村集体经济一直比较薄弱。在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中,积极吸纳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等思维开阔、致富能力强、熟悉农村工作的人员进入村“ 两委” 班子,通过“ 支部引领、X员示范、能人带动、群众参与” 等方式,充分发挥农村X组织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助推集体经济由弱变强。
灵山村X支部书记张军选介绍,目前灵山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包括茶园分红、农耕文化体验
中心分红、农特产品销售等,2023 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 50 多万元,是 2022 年的两倍多。
在巴州区,村集体经济蝶变的不止灵山村。鼎山镇清泉村打破长期“ 治水患” 的固化思维,采取自主开发、自主建设、自主经营与引进业主相结合的发展方式,把河流滩涂变养殖基地、闲置土地变致富大棚,走出了一条边远乡村渔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去年 9 月,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推介第二批全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清泉村榜上有名。
巴州区农经站X支部书记陈刚介绍, 近年来, 该区牢牢把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契机,积极挖掘“ 钱、地、人” 潜力。具体而言,在“ 聚焦把钱找到,破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步难”
上,通过内育外引业主出资、强化支持财政注资、用足政策项目带资方式促进发展,2023 年巴州区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164 家和新型职业农民 667 名,带动新植中药材 2.5 万亩,新建商品蔬菜基地 2090 亩,新建茶叶基地 4892 亩。
在“ 聚焦把地盘活,破解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落地难” 上,巴州区确立了“ 道地药材、优质果蔬、生态畜禽、现代粮油” 四大产业,充分保障发展用地、强化土地流转管理、开展撂荒地集中整治等,构建了“ 三片六区两特色” 现代农业产业布局,让集体土地围绕产业规划转,让农业项目围着主导产业干。
在“ 聚焦把人聚拢,解决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难” 上,针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领头人” 一人难求以及发展信心不足、发展动力不强等问题,巴州区建立集体经济发展目标管理、表彰激励促进等机制,村级换届后,146 名优秀农民工为村X组织书记兼任村集体经济负责人,选派 200 余名干部担任乡村振兴特派员,把有思路、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人吸引到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主战场上来。
数据显示,2023 年,巴州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 4990.85 万元,同比增长 75%,收入 100 万元
的村 5 个,村均收入为 16.86 万元。
平昌县
组团发展整镇提升 “ 腰包” 鼓起来
在平昌县土兴镇华山村,村组道路四通八达,青山、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