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西宁晚报/2025 年/1 月/20 日/第 A06 版聚焦全省两会
解锁青海绿色密码,打造农畜产品输出新高地
发布人:省农业农村厅X组副书记、副厅长 谷长伟
记者 王琼
2024 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农业农村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我省立足农牧业资源禀赋,紧紧围绕提质、稳量、补链、扩输四个关键环节,优化发展方式、扩大产品输出,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提质增效。
重要农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全年粮食产量达到 118.3 万吨,较上年增长 1.8%;油菜产量达到 33 万吨以上,较上年增长
2.9%,均创十年新高。全省牛羊出栏达到 937 万头(只) ,共建成千头牦牛、千只藏羊生产基地
200 多个,海晏、达日 2 县入选国家级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 青海三文鱼” 公共品牌正式发布,冷水鱼产量达到 1.9 万吨,鲑鳟鱼产量占到国内产量的 36%,出口 5529 万吨,是上年的
12 倍,出口额达 3.1 亿元。高原冷凉蔬菜、供港蔬菜基地加快建设,全省蔬菜产量达 161 万吨,增长 7.3%,50 万吨夏菜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西宁市成为国家冷凉蔬菜黄金种植区。海东市建设 10 万亩杂交油菜马铃薯制种基地,互助县建成全国最大春油菜制种基地。海南州建成“ 光伏生态牧场” 14 个。玉树州 30 个合作社成为首批实现装配式圈舍成套设备购置补贴创新试点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