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代表报/2022 年/8 月/2 日/第 002 版新闻· 综合
让全民健身成为美好生活方式
——咸阳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全民健身工作侧记
本报通讯员 贾亮
“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自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健身热度在陕西咸阳愈发高涨。
如何更好推进全民健身工作?近日,咸阳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全民健身工作情况的报告。
全民健身各项活动蓬勃开展
孩子在欢闹着踢球,青年人的运动手环正记录着今天的跑步数据,广场舞舞者举手投足间展示
着自信,老年人沉稳有力地打着太极⋯⋯这是咸阳渭河北岸的夜晚里最寻常不过的生活图景。
截至2021 年末,咸阳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15 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2%以上,城乡居民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 90.5%。咸阳市每年利用元旦、春节、全民健身活动月、全民健身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在不同人群中举办丰富多彩、覆盖面广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成功创建省级全民健身示范县(市)5 个,被陕西省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评为全民健身活力市,下辖的三原、兴平被评为全民健身活力县。
健身热也带动了新型体育社交的兴起。亲朋好友间,推杯换盏的少了,相约健身房“ 打卡” 的多了,给朋友的微信步数点赞的同时,也激励着自己多走几圈。
“ 要结合我市实际,大力发展路跑、健步走、骑行、球类、游泳、广场舞、瑜伽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扶持推广太极拳、广场舞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和乡村乡味农趣项目,不断丰富全民健身的活动载体。” 咸阳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提出了“ 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 的建议。
“ 15 分钟健身圈” 不断涌现
“ 吹着微风,跳一曲广场舞,这是我们夏天早晚最悠闲的运动了。” 在咸阳市长武县彭公镇槐庄
移民新村健身广场,村民们高兴地说。
近年来,为更好地推动全民健身,咸阳市在运动场地和设施建设中综合施策,高质量“ 15 分钟健身圈” 不断涌现,显现出对市民的强大吸引力。“ 去哪里健身?” 这一曾经困扰百姓的难题,有了更好更多的答案。咸阳奥体中心体育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游泳馆、咸阳湖五环运动公园都已成为市民健身运动的“ 主战场”。城市“ 15 分钟健身圈” 覆盖率达到 95%,社区健身场地器材覆盖率达到 73%,乡镇健身场地设施覆盖率达到 100%,村级健身场地设施覆盖率达到 91%。
设施场地问题解决了,“ 动起来” 的步伐才能更从容。咸阳市政府在《关于全民健身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提出:先后打造了咸阳渭河国际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