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德州日报/2023 年/6 月/21 日/第 A03 版要闻· 综合
我市各级人大创新“ 平台+约束+激励” 模式,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德州实践
本报记者 刘春杨 本报通讯员 周敏 宋东鹏
“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ZZ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X的二十大报告中就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重要部署,强调“ 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德州市现有各级人大代表 1 万余名。换届以来,在德州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锚定“ 走在前、开新局”,支持和保障各级人大代表为民用权、为民履职、为民服务,深入探索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德州的具体实践。
“ 双线并行”
搭建履职新舞台
人大代表一头连着X委政府,一头连着万家百姓,代表“ 动起来”,人大工作才能“ 活起来”。近年来,德州各级人大积极探索代表履职平台建设的有效路径,激励代表亮身份、当骨干、作表率,逐渐形成线下代表“ 家站室” 和线上专题直播的“ 双线并行” 全覆盖模式。
“ 打心里感谢人大代表,这个月我通过工艺品加工多赚了近千元。” 大曹镇陈庙村村民闫焕焕是宁津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代表助民增收活动的第一批受益者,目前该镇已开展 3 批工艺品加工培训,吸引 900 余名村民参与。今年以来,宁津县人大常委会在全县 87 个人大代表“ 家站室”组织开展助民增收活动,人大代表主动亮身份、办实事,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果。
日前,在宁津县杜集镇乡村振兴代表之家,一场精彩的“ 云宣讲” 吸引了 1800 余名群众线上观看。直播中,德州市人大代表杜丹用鲜活的事例、生动的语言,解读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路径。网友们纷纷留言点赞互动。代表直播间与“ 星火大讲堂”“ 民情连心网”“ 代表赶大集”“ 幸福故事汇” 等特色履职品牌共同擦亮了宁津基层人大的工作底色。
德州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强代表“ 家站室” 建设,推广宁津县经验,目前全市建设代表之家
117 处、代表联络站 217 处、代表小组活动室 121 处。代表通过“ 线下履职+线上报到” 方式分享履职经验、收集群众意见,累计参与人数 136.8 万人次。代表“ 云履职”、建议“ 云交办”,代表直播间成为代表联系群众、为民服务的新阵地。
“ 约法三章”
强管理引导代表新气象
人大代表依法履行代表职责,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德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修订代表守则、建立履职档案、听取履职报告,加强代表作风建设,规范代表履职行为,“ 约法三章” 抓管理,引导代表新气象。
“ 每名人大代表每季度走访联系一次选民,接待一次人民群众,参加一次代表小组活动,每年至少提出一条建议,至少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向选民报告一次履职情况⋯⋯” 这是禹城市人大落实“ 代表在身边” 履职实践的“ 六个一” 规定动作。为充分尊重代表、紧紧依靠代表,禹城市人大以开展“ 代表在身边” 履职实践活动为抓手,通过建平台、拓渠道、抓载体、强机制,把代表“ 送到” 群众身边,让群众随时能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及时收集反映群众意见、批评和建议,督导代表建议办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截至目前,禹城市各级人大代表共走访联系选民 3500余人次,收集建议 1579 条。代表建议的及时转交办理,解决了群众反映的修路、老年公寓建设
第 1 页 共 2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等关心事。
制度的完善激发出代表履职的新活力。德州市人大常委会换届以来,先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