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邯郸日报/2023 年/9 月/22 日/第 003 版人大之窗
凝聚监督合力 协调联动推进 提升监督实效
——市人大常委会四项联动监督执法检查促进四个领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本报记者 崔桂敏 李彤彤
A 综述
今年 4 月,全省人大系统四项联动监督开展以来,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深入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 省人大常委会决策部署,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努力践行 “ 河北发展、人大尽责” 理念,紧密结合全市深化“ 转作风、提效能、比担当、作贡献” 活动,扎实推进联动监督各领域工作有效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介绍,市人大常委会把开展四项联动监督作为今年一项重要ZZ任务,始终把X的领导作为根本保障,着力构建X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责的工作格局,严格工作步骤,创新监督方式,有力有序推动工作落实。
全省人大系统四项联动监督动员会后,市委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市人大常委会严格落实省人大和市委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全市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常委会X组书记、主任王进江为组长,相关副主任和秘书长为副组长的四项联动监督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办公室和 4 个工作专班的工作职责,确定了四项联动监督目标任务、重点内容和方法步骤。5 月 9 日召开了全市四项联动监督动员会, 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8 月 15 日召开了全市人大系统四项联动监督工作汇报交流会,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安排部署下步工作,确保联动监督工作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
市人大常委会全面对标省人大常委会工作部署,发挥联动监督整体功效,提升对同级政府监督实效。市政府主动担责接受监督,四个领域分别明确一名分管副市长牵头、一个部门担当主责,分领域开展“ 全口径、全覆盖” 的自查自纠,对各领域问题进行动态管理、跟踪问效,推进解决了一批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
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对标省、市要求制定各自工作方案,共组建代表小组 130 个,发动五级人大代表 1700 余名,调研走访群众 4.3 万人,真正汇聚了强大的监督合力。
为把握工作重点,提升监督实效,市人大常委会用好调查研究“ 深、实、细、准、效” 五字诀,围绕分管领域多频次开展监督检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情况研深研透、问题找准找实,仅市级层面就查找问题 80 余个。
四个工作专班着力构建“ 横向协同、纵向联动” 的工作格局,横向与政府组成部门强化工作对接,围绕 4 个领域、21 个方面,进一步细化任务清单,对照清单明确时间节点,压茬有序推进;纵向强化与省人大专班和县(市、区)人大联系,畅通上下信息通道,贯通政策要求,实现上下精准对接、监督深入联动、工作高效运行。截至目前,各工作专班共计召开调度会 12 次,一线督导调研 36 次,累计发现问题 469 个,交办转办政府 410 个,已解决问题 320 个。
工作中,各工作专班创新工作方式,与各县(市、区)人大积极主动吸收近年来开展联动监
督的成熟经验,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联动监督走深走实。
优化营商环境专班充分依托全市 420 个人大代表营商环境固定监测点,以及涵盖我市 450 家省、市重点项目企业的营商环境固定监测点作用,有效延伸监督触角。旅游发展专班制发了全市旅游发展问题清单模板,统一问题、任务、责任、效果四清单和问题整改台账格式与要求。
邯山区、邱县定期召开常委扩大会,听取联动监督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永年区的
“ 四深四保” 工作举措,曲周县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肥乡区围绕四项联动监
第 1 页 共 4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督开展专题询问,临漳县作出“ 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临漳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广平县采取单兵入企调研、监测点发声、组织基层参与等工作方法,均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上收到良好成效。同时,磁县人大调取诉讼、信访等信息,魏县人大通过电视、代表矩阵群、代表“ 家”“ 站”等平台,成安县人大通过人大公众号,鸡泽县人大设置意见箱并张贴公告等方法,均在收集问题线索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市政府和各相关部门按照省、市人大四项联动监督工作方案要求,承担主体责任、健全清单
台账,自我加压、攻坚克难,加强调度、积极整改,推动四个领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B 成效
营商环境更优化
截至 7 月底,全市经营主体总量超 101.4 万,居全省第二,成效的取得主要体现在:
优化公平有序、预期稳定的市场环境。新增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额、阶段性减征增值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减税措施,上半年全市新增减税降费 14.6 亿元,真金白银为中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减负。
优化服务周到、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以深化“ 放管服” 改革为抓手,在全省率先推行实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预” 证制度,项目审批“ 双证联发、五证同发”,项目周期平均压缩 3 个月左右,工业项目“ 拿地即开工”,20 个单位建立纳税“ 云上工作室”。
优化多元覆盖、保障顺畅的要素环境。截至 2023 年 7 月末,全市贷款余额 7526.88 亿元,同比增长 17.96%,全省第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867.44 亿元,同比增长 47.49%;普惠型小微企业户数 62979 户,同比增长 34.22%。
优化遵法守纪、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对全市 2.1 万名行政执法人员开展专项清理,清理不符合行政执法条件 3309 人。加大涉企犯罪打击力度,全市侦办合同诈骗、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等 7 类涉企犯罪案件 68 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49 人,涉案金额 5.37 亿余元。
优化诚实守信、遵约践诺的信用环境。提升城市信用监测预警指标,连续 12 个月排名全国前 100 位,全市共有 348 家企业入选邯郸市“ 诚信示范企业”,在政府资金扶持、行政审批等方面享受便捷优惠激励政策扶持。
种业振兴步伐紧
种质资源保护扎实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行动中,征集古老、珍稀、特有、名优的作物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植物种植资源 407 份,全市组织完成 20 个(次)农作物种质资源的表型鉴定。
重大工程项目高质量建设。建成了大名县高油酸花生、肥乡区优质强筋小麦 2 个国家区域性良繁基地,6 个省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实施了种业企业扶优行动和种业基地提升行动,建成高标准良种繁育基地 6 万余亩。
种业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先后印发了《邯郸市现代优势特色种业发展推进方案(2020—2022年) 》《2021 年邯郸市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工作方案》等 6 个工作规划和方案,不断提升种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种业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市农科院自成立以来,共培育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