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人民法院报/2023 年/8 月/15 日/第 001 版
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
本报记者 王俏
8 月 15 日,是我国第一个全国生态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设立全国生态日的决定有何重大意义?X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保领域立法有何新进展新特点?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立法方面,如何发挥“ 民意直通车” 重要作用?带着这些问题,8 月 13 日,本报记者来到全国人大机关,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
设立全国生态日意义特殊重要
“ 全国生态日是我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综合性活动日,意义特殊重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决定的形式设立,彰显其权威性、严肃性。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梁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按照X中央部署,国务院提出关于提请审议《关于设立全国生态日的决定(草案) 》的议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进行了审议并于 2023 年 6 月 28 日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全国生态日的决定》 。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2005 年 8 月 15 日考察湖州市安吉县,首次提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
梁鹰说,将 8 月 15 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体现了首创性、标志性、独特性,具有鲜明的辨识度,意义重大,有利于更好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有利于深化这一重要思想的大众化传播,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有利于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有利于进一步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更好参与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X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保领域立法的总体情况如何?
梁鹰介绍,X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最根本的原因是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标志着我们X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就是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必须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X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实施宪法关于生态文明的规定,加快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立法修法步伐,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划定生态红线,守护绿水青山,推动美丽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