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吉林日报/2024 年/1 月/30 日/第 002 版要闻
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4 年 1 月 25 日在吉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高广滨
各位代表:
我受省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2023 年是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省十四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第一年。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X代会和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省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实现本届常委会工作良好开局,为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作出积极贡献。
一、坚持X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ZZ方向
常委会把坚持X的全面领导作为最高ZZ原则和根本ZZ保证,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高质量举办读书班,开设“ 人大学习讲堂” 8 期,开展领学交流 22 次,带动常委会机关各级X组织深入开展学习,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常委会X组第一议题、组成人员履职第一讲、代表培训第一课、抓工作落实第一部署,召开常委会X组会议 39 次、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 9 次,切实以X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制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重点任务清单,运用“ 五化” 闭环工作法确保落地见效。在全国人大举办的“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 交流会上介绍我省经验做法。
坚持把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大ZZ责任。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维护国家“ 五大安全” 和“ 五项重点任务”,把“ 国之大者” 与吉林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人大工作。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重要指示, 修订 《吉林省大数据条例》《吉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 ,开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新质生产力专题调研,推动我省综合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要始终把粮食安全摆在首位”重要指示, 在全国率先制定、 及时修订 《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 开展黑土地保护执法检查,《以良法守护“ 耕地中的大熊猫”》获评吉林省首届“ 十大法治事件”,听取审议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
情况报告,推动“ 千亿斤优质粮食” 生产工程建设,助力吉林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 压舱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积极营造拴心留才的良好环境” 重要指示,制定《吉林省人才发展条例》《吉林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开展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工作监督,打造人才“ 引育留用” 法治生态,强化吉林振兴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撑。
坚持把X的全面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省委领导下,召开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二次会议,顺利完成换届和重要选举任务。坚持X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和 2023 年立法计划报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实施,省委确定的 4 项重点立法
第 1 页 共 6 页

任务全部完成。坚持X管干部与依法任免有机统一,任免地方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工作人员 299人次。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重要会议、重要工作、重大事项等及时向省委请示报告。过去一年,省委主要领导多次对人大工作作出指示批示给予肯定。
二、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提供有力
法治保障
常委会坚持从省情和实际出发,突出吉林特色,因需、应时、统筹、有序开展立法工作,制
定修改法规 26 件,批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等法规 69 件,是立法成果最多的一年。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紧紧围绕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强省、农业农村、文化建设、社会治理、民生领域立法。新修订的《吉林省大数据条例》 ,统筹数据发展与安全,进一步规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据资源供给和应用,为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提供基础性制度保障。新制定的《吉林省人才发展条例》 ,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交流和评价激励、服务保障等方面作出规定,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在制定《吉林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过程中,对全省红色资源开展全覆盖式调查,将“ 三地三摇篮” 吉林红色标识入法入规,条例的出台进一步推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和红色基因赓续传承,得到全国人大充分肯定。为加快我省“ 大水网” 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在全国率先开展《吉林省水网建设管理条例》立法,推动水网工程在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保护和防洪减灾、保障粮食生产等方面发挥作用。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制定出台《吉林省农村供水条例》 ,为农村供水用水提供法治保障。完善生态立法,制定《吉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吉林省草原条例》 ,依法厚植吉林绿色生态优势。丰富文化立法,制定《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条例》 《吉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 ,推动吉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努力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把立法质量作为立法工作的生命线,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和目标导向,充分发挥人大主导作用,突出把好立法“ 三道关口”。把好“ 立项关”,把编制《吉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作为常委会履职第一年的重要任务,成立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面向 257 家单位和社会各界广泛征集立法建议,确定 10 个方面 95 件立法规划项目,对常委会五年立法工作作出统筹安排。 召开全省地方立法工作会议, 推动立法规划贯彻实施。 把好 “ 起草关”,加大自主起草工作力度,三分之二以上法规草案由省人大牵头组织起草,及时研究解决立法中的分歧和问题,重点立法实行双组长制、专班制,充分征求国家部委等各方面意见,不断增强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把好“ 审议关”,坚持常委会审议和专门委员会初审、法制委员会统一审议有效衔接,认真研究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重要法规草案实行“ 三审制”,成熟一个,出台一个,确保每一件法规都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不断丰富创新立法形式。落实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的部署要求,努力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