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珠海特区报/2024 年/2 月/6 日/第 003 版要闻
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4 年 1 月 31 日在珠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珠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潘江
各位代表:
我受珠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23 年的主要工作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珠海实践依法履职尽责,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推动珠海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为珠海高质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作出积极贡献。一年来,共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规 13 件;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 21 项,开展执法检查 5 项、专题询问 2 项、专题调研 5 项、重点建议督办 6项、工作调研 14 项;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1 人次。2023 年 3 月,赵乐际委员长亲临珠海调研,对我市加强代表联络站建设、开展“ 相约周二” 接待人民群众活动、开通“ 代表直播间” 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让我们倍受鼓舞。常委会工作多次得到省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批示肯定,立法、监督、代表工作均在省人大相关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一、强化思想理论武装,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ZZ方向
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ZZ任务, 坚持X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珠海实践。
坚持用X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组织读书班 2 期、学习研讨 13 次,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筑牢思想根基。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调研,为民办实事 42 件,切实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严格落实“ 第一议题” 制度,召开X组会议 28 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6 次,忠诚拥护“ 两个确立”,切实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举办“ 珠海人大学堂” 9 期,邀请全国人大、 中国科学院、 省人大、 省委X校等专家领导作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立法法等专题辅导。
坚定不移坚持X的全面领导。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提出的“ 三个善于”要求,加强X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支部建在大会各代表团上、建在常委会各工委上,充分发挥人大X员代表先锋模范作用。围绕贯彻落实X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部署来谋划常委会“ 一要点三计划”,确保X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人大职能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向市委请示报告 26 次。根据市委指示,认真开展停车设施高质量发展情况、近五年行政败诉案件情况、 深化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珠海台创园体制机制改革等专项调研,为市委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完成好市委交办的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督导、机关作风整顿攻坚行动专项督导、挂点联系服务企业、招商等工作任务。
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邀请代表全过程参与立法、监督等工作,夯实人大工作民意基础。完善公众有序参与立法机制,建立健全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做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珠海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办公室准备工作。 完善立法咨询机制, 与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合作区法律事务局、合作区创新发展研究院共建特区法治协同创新中心,与清华大学法
第 1 页 共 9 页

学院共建研究生实习基地,在高校等单位设立四个立法咨询基地,充分发挥立法咨询专家库作用,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加强和改进人大信访工作,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 158 件次,推动人民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依法解决。
二、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立法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
现代化珠海实践。
以法治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坚持把加强粤港澳大湾区、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法治保障作为重要ZZ任务,制定和修改 5 部涉合作区法规,助推琴澳一体化发展。审议通过澳门医疗人员在合作区执业管理规定、澳门药学技术人员在合作区药品零售单位执业备案管理规定,将港澳建筑、旅游从业人员在横琴新区执业的两部规定修改为合作区法规, 为港澳专业人士在合作区便捷有序执业, 为澳门居民在合作区工作生活提供法治保障。 出台反走私综合治理条例, 围绕合作区反走私法治需求设立专章,推动有效预防和惩治走私。
以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省委“ 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 的要求,加强产业发展法治保障。审议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赋能高新区“ 一区多园” 全域高质量发展。出台审计条例, 促进审计工作质量提升。 制定律师执业条例, 保障律师执业权利, 规范律师执业行为。修改土地管理条例,推动全面加强土地管理。开展港珠澳大桥运营管理立法调研,以法治保障用好管好大桥。开展中华白海豚保护立法调研,推动加强中华白海豚及其栖息地保护。
以法治增进民生福祉。以“ 小切口” 立法形式,出台加强住宅小区治理若干规定,推动解决住宅小区治理中存在的堵点、 难点问题。 出台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 保障公众健康, 提高城市文明水平。推进乡村风貌提升立法,促进乡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三、紧扣中心工作开展监督,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正确监督、 有效监督、 依法监督, 推动X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 “ 1310” 具体部署、 市委 “ 1313”思路举措落地落实。
聚焦高质量发展开展监督。深化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革创新,创建“ 四上四下四反馈” 预算审查制度,促进财政预算和政策更好服务于全市中心工作和民生保障。扎实开展提前介入预算草案编制监督, 连续两年引入第三方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开展审计整改报告审前专题询问,督促落实整改主体责任。定期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加强对全市经济运行的监督。开展产学研类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情况专项监督, 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 开展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监督,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开展优化珠海市营商环境的决定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推动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5.0 产业新空间建设管理使用、技能人才发展、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安全情况等开展专题调研,为实体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聚焦“ 百千万工程” 实施开展监督。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实施“ 百千万工程” 的部署要求,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情况监督,推动建设美丽兴旺新城镇。听取审议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报告,开展“ 年鱼经济” 产业发展情况、深远海养殖工船产业发展情况、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情况调研,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开展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情况监督,推动补齐农村水利短板。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和管理情况监督,推动破除农村集体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