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大同日报/2024 年/3 月/18 日/第 003 版要闻
履职尽责奏响发展新乐章 服务大局助推大同开新局
——市十六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各专工委 2023 年工作综述
郑苗苗
市人大法制委
2023 年,市人大法制委员会紧密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市政府重点工作及广大人民群众关切,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一年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或修改法规 5 件,为全市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同篇章提供了法治支撑。
去年以来,市人大法制委立足全市发展大局,科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超额完成各项立改任务。始终坚持X的领导,服务发展大局,确保立法工作正确的ZZ方向。围绕重点领域、突出地方特色,持续抓好“ 小切口” 立法,聚焦历史文化遗产、文物古迹等抓好保护类立法,制定《大同市促进博物馆发展条例》 ;聚焦全域生态保护抓好环保立法,修订《大同市水资源管理条例》,制定《大同市湿地保护条例》 ;聚焦基层治理、城乡建设与管理抓好管理立法,制定《大同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条例》《大同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 , 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全面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民主立法,开展广泛深入的立法调研,推动人大代表深度参与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加强立法协商,不断提高地方性法规的立法质量。及时对外发声,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制作专题立法宣传片等方式加强立法宣传。此外,该委还统筹完成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法规草案征求意见、基层立法联系点、市域治理现代化等其他相关工作。同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锤炼作风,增强本领,为全面加强法治大同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
2023 年,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始终围绕“ 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 重大战略,坚持以人民群众热点、难点问题为导向,科学谋划年度工作,深入扎实搞好调查研究,抓好监督工作实效,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
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深入开展《大同市养犬管理规定》实施情况调研,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交流论证、广泛征求代表意见建议,进一步奠定地方性法规修订基础。深入开展法律顾问制度落实情况调研,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实地走访多家政府法律顾问单位,进行协调督导,推动政策落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积极开展全市公安派出所建设工作情况调研,以“ 四不两直” 的方式实地走访三类二十家基层派出所,助力解决个性化问题,总结共性问题,提出建议,形成调研报告,推进公安派出所基层基础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开展全市法院行政审判工作情况调研,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异地行政审判情况与驻地行政审判情况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目前开展行政审判工作的四家法院进行调研,提出的相关建议受到市政府重视,并出台相关政策。深入开展代表履职活动,组织市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 13 次,定期组织代表开展履职学习,推动办理代表建议,共办理代表意见建议 3件,严格督办民生实事项目,推动完成“ 优化主城区 426 个路口的交通信号灯配时,施划 8000个错时错峰停车位(带) ” 项目。加强自身建设,强化ZZ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市人大财经委
去年以来,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工作和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认真履
第 1 页 共 4 页
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扎实推进财经委承担的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2023 年,市人大财经委依法履行职责,持续加强计划预算审计监督,密切关注全市经济运行态势。年初,在人代会上对计划、预算进行审查;年中,组织听取 2022 年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2022 年全市和市本级决算情况的报告、2023 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2023 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收支情况报告;年末,组织听取 2023年市本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议案、2022 年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同时,围绕市委经济工作重点,对《山西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 《山西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办法》 《大同市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条例》开展执法检查,对全市服务业恢复情况、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开展专题调研。考察学习贵州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对清理隐性壁垒规范审批事项优化营商环境开展监督检查,全力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全市经济方面的重大决策,组织起草《大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决定(草案) 》《大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支持和保障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的决定(草案) 》 ,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拓展监督深度,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的体制机制建设, 听取和审议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 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圆满完成第一轮国有资产监督。起草《大同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的五年规划(2024—2028 年)》,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和监督工作第二个五年周期绘就“ 路线图”。
市人大社会建设委
2023 年,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突出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依法履职行权,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为推进我市社会领域建设作出了新贡献。
一年来,市人大社会建设委立足职能,对全市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对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进行调研,服务发展大局,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关注热点难点,对全市退役军人保障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促进法律实施,增强执法检查实效。聚焦民生事项,对全市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进行集中视察, 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进行调研, 对残疾人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加大监督力度,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紧跟社会发展,对我市社会建设领域地方立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回应群众期盼,积极开展“ 访代表、察民情、解民忧” 活动;配合省人大社会委立法调研组对《山西省全民健身促进条例》等体育类三件地方性法规修订开展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全民健身设施使用效率,加强体育经营活动行政执法水平等建议,聚焦民生问题,加强立法监督。同时,该委注重加强委员会自身建设,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提升社会建设工作能力,奋力开创社会建设工作新局面。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2023 年,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紧扣全市中心工作,紧贴群众关切期盼,紧盯教科文卫事业高质量发展,依法履行职责,扎实开展了立法调研、执法检查、专项调研、专题询问和组织代表视察等 15 项工作。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注重发挥人大立法主导作用,高质量完成《大同市促进博物馆发展条例》初审,为打造“ 博物馆之城” 提供法治保障。围绕“ 打造京津冀科技成果试验转化地” 开展调研,形成《关于大同承接京津冀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建议》 ,为助力我市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建言献策。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入调研全市医改工作,并进行专题询问,持续推进健康大同建设。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开展专项调研,形成《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聚焦“ 文化强市”,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采用市、县人大联动的方式,为“ 二人台” 非遗项目保护传承提出具有参考性的意见建议。组织开展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梳理出 5 方面突出问题,提出 13 条具体监督建议,着力推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持续跟踪督办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确保民生实事项目更多更好惠及广大群众。注重发
第 2 页 共 4 页
挥人大代表闭会期间作用,凭借教科文卫代表专业小组微信平台,进行常态化工作交流,认真听
取和吸纳代表意见建议,切实发挥代表专业优势,为代表知情知政、建言献策创造条件。
市人大常委会城环工委
2023 年,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把牢职责定位,围绕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中心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人大城建环保领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城环工委始终聚焦“ 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 重大战略,以维护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宗旨抓好各项工作。坚持立法引领,抓好《大同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大同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条例》起草、调研工作,做到精准立法、精细立法、提升质效。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 一法两条例”、《大同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执法检查,坚持把法律制度落实、法定职责履行等作为重点,运用多种监督形式推动法律有效实施。坚持把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民生实事、 优化营商环境等作为重点进行监督, 组织开展集中视察和专题调研,督促抓好民生实事和重点建设项目落地落实。突出民生优先理念,始终把涉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户外工作者驿站建设、老旧住宅小区无物业服务清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生活垃圾分类等摆在重要位置,开展重点督办和调查研究。持续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年度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开展专题调研,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精准把握国土空间规划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依法听取市政府《大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情况报告》 ,对《大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 》进行审议,推动国土空间治理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构建起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
2023 年,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工作委员会按照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围绕八大农业特色产业等专题,扎实开展立法、调研、监督、代表等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围绕“ 三农” 中心,服务工作大局,扎实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执法检查,监督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沿法治轨道实施;开展推进“ 特”“ 优”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专题调研,因地制宜提出加快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路径;开展全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推动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工作情况专题调研,着力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注重立法程序,强化立法实效,完成《大同市湿地保护条例(草案) 》《大同市水资源管理办法(修订草案) 》初审工作,积极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督法》《山西省杂粮产业促进条例(草案)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条例(草案) 》等法律法规的立法征求意见工作,为我市法治建设夯实了基础。关注热点,聚焦难点,开展黄花产业发展专题视察,进一步保护好、发展好黄花特色产业;开展全市林下经济发展情况专题调研,切实推进全市林下经济加快发展。扎实开展主题教育,锤炼干部履职本领,队伍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市人大常委会民侨工委
2023 年,市人大常委会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工作委员会全面贯彻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强化ZZ引领,务实创新作为,积极依法履职,较好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民侨工委提高ZZ站位,深入进行理论学习,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坚定正确ZZ方向。聚焦重点领域实施监督,切实增强监督实效。围绕“ 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战略,对全市文旅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形成的报告《推动文旅大融合 点亮大同新经济》为市委提供了有益参考。围绕维护归侨侨眷权益,实行依法监督,对全市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提出“ 加大涉侨法规及配套政策制定力度、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同投资创业” 等建议。围绕市委总体部署,就外事工作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针对相关问题及短板,提出“ 精心构筑引资引智平台、吸引和承接国际产业到我市投资落户” 等建议。与省人大民侨委同题共答,就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和《山西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进行调研,
第 3 页 共 4 页
提升监督质效。加强与市政府有关部门及人大代表的联系,密切与省人大、县区人大、外省市人
大民侨委的沟通,工作合力进一步增强。
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
2023 年,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按照部署要求,不断摸索工作新方法新形式,按照工作计划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不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切实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主力军作用。圆满完成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会议在同召开的各项筹备工作,组织召开全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推进会,创立了“ 大道致远、同心联民” 代表联络站工作品牌;大同市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被推荐为山西省典型代表,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会议上进行交流发言;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在助力深入推进“ 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 重大战略、深耕“ 四大赛道” 等方面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持续做好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的整理和交办工作,及时办理闭会期间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积极组织省、市人大代表进行集中视察、专题调研,切实提升履职质效;坚持不断提升人事任免工作质量;持续做好省、市人大代表和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学习培训工作;保障全国、省、市人大代表进联络站履职接待群众;择优评选履职优秀市人大代表;强化市人大代表履职档案规范化;完成为无固定工资收入的省人大代表体检工作;持续保障代表知情知政权利,完成为市人大代表订阅 2024 年度报刊工作;圆满完成本级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