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南宁日报/2024 年/4 月/29 日/第 004 版综合新闻
履职为民当先锋 致富路上“ 贴心人”
——记南宁市、横州市人大代表,横州市云表镇人大主席宁海勇
《全过程人民民主南宁人大实践》 采编组 执笔 本报记者 杨盛 实习生 徐金舰
脚下有泥,眼里有光,心中装着老百姓,这是南宁市、横州市人大代表,横州市云表镇人大
主席宁海勇深入服务群众的真实写照。
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人大代表,宁海勇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刻关注着基层群众的困难和需求,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他常常说: “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需,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才是人大代表的职责所在。” 因工作成绩优异,宁海勇被推荐为 2023 年度全区人大代表工作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
专家“ 把脉” 开“ 良方” 种桑养蚕前景好
眼下正是横州市多雨的季节, 是蚕房里的幼蚕最难熬的季节, 也是每年宁海勇最忙碌的季节。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宁海勇便组织人大代表并邀请镇里的农业专家,冒着瓢泼大雨驱车赶往会龙村的桑蚕养殖基地,为正处于三龄期的幼蚕“ 体检”。
“ 这批幼蚕生长情况不错。” 看到干燥的蚕房和正在狼吞虎咽的幼蚕,在得到农业专家的肯定答复后,宁海勇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会龙桑蚕养殖基地目前是云表镇最大的桑蚕养殖基地,拥有 8 间蚕房,每年可产出蚕茧 4 万余公斤,为村级集体经济贡献 200 万元收入,村民也因此鼓足了钱袋子。
“ 每个农户每一批蚕可以养 1.5 张或者 2 张,每一张能有 2500 元左右的纯收入,一年下来就有 3 万元左右,对我们村民来说是比较好的生活保障。” 村民韦灵斌说。
宁海勇告诉记者,种桑养蚕比较环保,投入小、回报大、收益好,群众的积极性很高,如今
桑蚕已经是云表镇的支柱产业。
雨季养蚕,农业专家给出了具体的可操作建议,必须马上告诉农户。宁海勇立马着手依托设立在当地龙头企业广西桂华丝绸有限公司的横州市人大代表大讲坛,干了起来。当天下午,农业专家和企业的技术人员为人大代表和农户们现场授课,把雨季种桑养蚕的新技术、小技巧倾囊相授。
将产业链和人大履职阵地有机融合,打造人大代表大讲坛,这是横州市人大常委会因地制宜的创新之举。讲坛会不定期邀请农业专家、公司的技术人员、种植大户等,讲授桑蚕种养技术和经验、市场发展前景等,提高群众养蚕技术。
“ 有技术讲解,也有政策红利、产品销售的宣讲,大讲坛是村民种桑养蚕的‘ 大礼包’ 。” 眼见产业发展一天天壮大,宁海勇说,人大代表就是“ 润滑剂” 和“ 催化剂”,要将政府决策和群众心声“ 连” 起来,帮助大家增收致富。
联络站变“ 接待厅” 搭建干群“ 连心桥”
桑蚕养殖“ 吐” 出群众致富新“ 丝” 路。2023 年云表镇共有桑园 2.6 万亩,产鲜茧 0.73 万吨,产值 3.3 亿元,小小的蚕茧成了群众致富的大支柱。而这也为宁海勇的履职提供了新方向。
如何做大做强桑蚕产业?云表镇人大积极组织开展桑蚕产业发展系列调研活动,在全镇 7 个片区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接待选民、走访选民活动,收集了解到群众迫切希望应用新技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