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代表报/2024 年/4 月/20 日/第 005 版代表周刊
“ 主题活动” 中的一串串履职印记
——广东省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开展“ 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主题活动纪实
见习记者 贺佳 通讯员 李晓欣 周怡淳
引言
挥锹铲土、扶苗回填、压实夯土、正苗浇水⋯⋯ 2024 年 3 月 15 日,广东省佛山市五级人大代表撸起袖子,干劲十足,在高明区明城镇芹水村龙头山种下一棵棵甜柿树苗。“ 集中 7 月份一个月、履职贯全年” ,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下,2024 年佛山市人大常委会继续以“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为主题,开展“ 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主题活动。连日来,全市各级人大及五级人大代表履“ 植” 尽责,携手共建“ 人大代表林” ,吹响了 2024 年“ 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主题活动的先锋号角。
自 2018 年以来,每年 7 月,广东省四级人大协同组织本区域内全国、省、市、县(区)、乡(镇)五级人大代表,开展以“ 我为民、我履职、我行动” 为口号的“ 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主题活动。2023 年是佛山市开展该项主题活动的第六个年头。这一年,一颗颗满怀热情为百姓代言的火热之心跳动在乡镇社区、工厂矿野、街头巷尾,生动诠释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佛山实践。
半城山水满城绿
为“ 绿美佛山” 献出“ 金点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023 年年初,广东发布 2023年第 1 号总林长令,要求全面开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紧扣中心大局,确定“ 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作为 2023 年代表集中履职活动的主题。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佛山市委中心工作大局,佛山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佛山“ 半城山水满城绿” 主题,精心谋划代表主题活动,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依法履职、向“ 绿”履职,为绿美佛山新图景增添一抹人大绘就的亮丽底色。
“ 我从事环保事业,对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 绿色减碳降碳行动’ 专题调研非常感兴趣,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收获满满。” 佛山的全国人大代表苏荣欢直言。近年来,佛山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023 年 7 月 21 日,苏荣欢与其他多位佛山市的全国、省人大代表一同走访瀚蓝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和一汽·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通过实地察看、现场询问以及召开座谈会听取市政府报告等多种形式,对全市“ 绿色减碳降碳行动” 工作情况有了一个整体、全面的了解。“ 这样的代表活动对于今后提出更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十分有益。” 苏荣欢说。
半城山水满城绿,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蕴,绘就诗意画卷,这既是绿美佛山生态建设的目标愿景,也是佛山各级人大代表为民履职的发力点。主题活动开展以来,代表们逐“ 绿” 前行,探访基层一线,走近群众,深入工作实际不断挖掘“ 金点子” ,积极为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让良好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贡献代表力量。
鲤鱼沙岛位于北江干流顺德水道勒流段,面积约 36.5 公顷。7 月 21 日,顺德区勒流街道人大工委组织部分人大代表视察鲤鱼沙岛,为江心岛生态修复工作汇聚各方真言良策。“ 鲤鱼沙岛鹭鸟纷飞、绿树成荫,环境非常好。” 顺德区人大代表劳艳贞称赞不已。
据了解,鲤鱼沙岛出租长达 13 年,承租方前后共投入上千万元进行基础建设。岛内有人工挖掘
第 1 页 共 5 页
连通的网状水系和 10 个植物茂盛的小岛,形成了“ 一网多岛” 的特色。经过生态修复后,鲤鱼沙岛从一片荒芜滩涂变成了鹭鸟天堂。“ 希望未来鲤鱼沙岛能够对外开放,并在周边建设亲水平台,让市民游客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参与生态修复工作。”劳艳贞呼吁。
“ 岛屿保护这么好,可以合理利用起来。” 勒流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欧阳信祥表示,岛屿的生态保育工作专业性强,需要上级部门指导和规划。他建议,放宽政策,对鲤鱼沙岛进行适度开发、合理利用,以确保生态保育的可持续性。
在南海区,代表参与主题活动的热情同样高涨。“ 我们要听取区政府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督促区政府完善工作机制,助力书写绿美南海新篇章。” 7 月 24 日,南海区人大常委会组织近百名南海区内的全国、省、市、区、镇五级人大代表开展联合视察活动。
“ 南海 2023 年年初明确建设 9 个秀丽湖库,60 个‘ 名企百园’ ,5000 个“ 四小园” 等一系列措施,就是要把绿美南海的建设落实成一个个项目,变成一个个清单,成为一项项任务,来接受市民检验。” 南海区区长王勇介绍。
“ 选对了树种,才能实现绿美。”“ 绿美南海生态建设应该一体推进、不落死角。”“ 生态关乎每个人的民生福祉,树立全社会参与的生态观是推进绿美南海生态建设的重要动力源。” ⋯ ⋯ 人大代表们一路看、一路思、一路议,努力为绿美南海生态建设更上一层楼建务实之言,献管用之策。
急难愁盼“ 一线议”
“ 小站点” 做实联系群众大文章
“ 绿道在红绿灯口安装了反光柱,让本来就不宽阔的路口收窄,能不能取消?”“ 不少止车石成了‘ 绊脚石’ ,能不能个性化设置?” 在 2023 年佛山市“ 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主题活动“ 人大代表活动日” 期间,几名居民来到高明区荷城街道中山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与 12 名进站代表谈起近期骑行时遭遇的烦心事。
2023 年 7 月 11 日,是佛山市“ 人大代表活动日”。当天,市、区、镇(街道)人大工作力量下沉基层一线,用好佛山市 32 个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和 351 个人大代表联络站,统一集中组织五级人大代表进站,超 2600 名代表围绕“ 绿美佛山生态建设” 主题开展活动,接待群众 4500 多名,收集群众意见 980 多条。
“ 联络站工作重在联络,不仅要加强代表与群众的联络,也要加强代表之间的联络、代表与政府部门的联络,在实际工作中依法开展监督并推进政府部门妥善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 佛山市人大常委会X组书记、主任胡钛说。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基本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近年来,佛山市各级人大将人大代表联络站作为地方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单元和重要抓手,不断丰富和完善民主民意表达渠道,通过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的面对面沟通,充分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愿呼声,将一线声音转化为代表建议,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从“ 数量建站” 向“ 质量兴站” 转变,2022 年,佛山市人大常委会经过深入调研、召开经验交流会、修订联络站工作办法等,以“ 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 为目标,全面推动代表联络站改造提升。通过优化调整代表联络站布局,有效改变了原来个别联络站只有两三名进站代表、工作力量薄弱、选址不合理等情况。优化调整后,每个联络站均达到有场地、有人员、有制度、有活动、有经费、有设备“ 六有” 标准,每个联络站至少编入 8 名至 11 名代表,作用发挥更为明显。
积极打造“ 代表联络站+” 工作品牌,2023 年,佛山市各级人大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代表进站履
职“ 新路子” ,不断开拓联络站工作新局面,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
“ 东南片区交通系统的最大问题是节点秩序差、慢行缺路权、标识不完善。”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工程师王东一针见血地指出。2023 年 7 月 11 日,一场主题为“ 交通治理齐来议”的社区议事会在南海区九江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如期举行。
第 2 页 共 5 页
南海区九江镇东南片区内的太平东路、南兴路、惠民路与教育路,始建于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道路狭窄、路口多、掉头空间缺少、非机动车混行等问题突出,在上下班高峰时期,片区内更成为“ 移动式停车场”。交通拥堵日益成为片区居民提升生活幸福感的心口“ 堵点”。九江镇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