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政协报/2024 年/4 月/12 日/第 006 版民营· 聚焦
新质生产力成为生物医药产业“ 驱动器”
——访四川省人大代表,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康弘药业总裁柯潇
本报记者 孙琳
“ 新质生产力” 是今年的热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其中包括“ 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 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等。
作为厚植“ 新质生产力” 的重要领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对于医药行业有何意义?围绕相关问题,四川省人大代表,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康弘药业总裁柯潇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记者:创新药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您看来,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将呈现出怎样的
发展势头?
柯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生物医药产业既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产业重点布局的领域。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经历了从“ 无” 到“ 有”,正在经历从“ 有” 到“ 优” 的过程,在一系列政策、新技术的助推下,现已建立了完整的生物药产业链体系,规模化生产能力位居全球前列,在研创新药数量也步入全球第二梯队,这都凸显了我国从医药生产大国向医药强国的变革趋势。
从需求端来看,我国仍然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病治疗将构成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广大应用空间。从企业来看应持续培育自身创新研发的能力,在新一轮技术变革的浪潮中,以创新为抓手,不断突破发展瓶颈。同时,从产业绿色发展的角度看,新质生产力在创新药层面的应用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提高产品品质,是当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升方向。
记者:创新力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生态的协同,
对此您有何思考与建议?
柯潇:加强我国生物医药创新能力,需要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