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常德日报/2024 年/12 月/25 日/第 015 版向两会报告
守万家灯火 护民生福祉
——2024 年常德市人社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姚懿容 通讯员 赵进华 杨群
今年,脱贫劳动力李士雄成功应聘乡村公益性岗位,家里多了一份收入,生活也更充实了;快递小哥刘斌参加了工伤保险,健康安全有了保障;高校毕业生陈若男顺利通过“ 三支一扶” 考试,实现了儿时的“ 支教梦”;电气维修高级技师彭勇成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在技术攻关和技能突破上更有干劲;农民工钟某被拖欠的工资追回来了;退休人员张香英体验了“ 一窗通办”,几分钟就办完养老保险金申领业务⋯⋯
这一年温暖了民生,点亮了万家灯火。
“ 这一年,市人社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抓好民生可感行动,聚焦就业创业、社会保障、考评管理、引才聚才、权益维护和人社服务等重点工作,统筹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 常德市人社局X组书记、局长刘祖欣话语铿锵。
就业优先 稳住民生基本盘
这一年,全市人社部门突出就业优先导向,1—11 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 5.54 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3.74 万人,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落实政策有力度。全市人社部门采取“ 免申即享”“ 直补快办” 方式,全面兑现社保降费率、吸纳就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支持各类经营主体稳岗扩岗。今年来,全市共为 1.16 万家企业减征失业保险费 3.36 亿元,为 1.77 万家企业减征工伤保险费 4970 万元;共发放稳岗返还资金 4233 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 2360 万元、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1390 万元。
服务就业有成效。我市构建“ 家门口” 服务体系,加强县市区零工市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乡村“ 零工驿站” 建设,大力推行乡村劳务经纪人“ 铁脚板” 服务模式,着力打造城区 15分钟、乡村 30 分钟就业服务圈;搭建全方位招聘平台,加快推进“ 互联网+就业服务”,连通市、县、乡、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和全市人力资源大数据系统。1—11 月,全市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 907 场;1.97 万家用人单位共提供岗位 47.9 万个;21.3 万人次线上线下求职,达成就业意向 6.5 万人。
技能培训有质量。市人社局深化校企合作,采取开设企业订单班、建立“ 校中厂”、共建生产实训基地等方式,为企业培养输送优秀技能人才;重点抓好植保无人机驾驶、生态农作物栽培、新型农机操作等职业(工种)“ 新农人” 技能培训,1—11 月全市举办技能培训 445 场、培训学员
1.73 万人次;加强劳务品牌建设,全市现有 1 个省级劳务品牌、7 个市级劳务品牌、10 个县级劳
务品牌。
创业带动有效果。全市人社系统通过能力提升集训、关爱重点群体、搭建孵化平台、扶持返乡创业等措施拓展岗位。目前,全市共有创业孵化基地 21 家(省级 5 家),入驻在孵实体 809 家,带动就业 3137 人。1—11 月,全市发放创业培训补贴 1605.9 万元、培训 7482 人;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3.78 亿元,直接扶持 1009 人创业,带动就业 11422 人。
重点群体有保障。市人社部门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退捕渔民、困难群体等重点群体就业。截至目前,全市举办校园专场招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