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6817

扫描二维码关注“政论文”公众号
2023年10月
在“嵩县”庆祝第39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嵩县县委书记 辛俊峰
(2023年9月7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志们:
在第39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总结成绩,分析形势,表彰先进,动员引导全县上下进一步增强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持之以恒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振兴嵩县教育步伐。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辛勤工作在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表扬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
下面,我讲四个方面意见。
一、坚持把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
X的二十大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X之大计,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今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ZZ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要全面贯彻X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今年6月16日,楼阳生书记在省委常委会上强调,要抢抓教育强国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坚持规划引领,聚焦重点突破,加大要素投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市委书记江凌在今年2月22日市委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快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现代化洛阳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关于嵩县教育如何发展,江凌书记在去年11月15日到我县调研时,专门提出具体要求。强调要以更大投入、下更大力气发展农村教育,千方百计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更好满足农村群众“上好学”的需要;要整合资源、优化布局,下决心加大集镇和中心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有序引导偏远山村学生向集镇转移,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条件;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建好用好教师发展中心,把教研、教学、培训结合起来,整体提升农村教师能力素质,不断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
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持续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自去年以来,我们围绕贯彻落实X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精准把握我县教育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鲜明提出建设教育强县的工作目标,出台实施《嵩县教育强县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四大目标”、“六大工程”,扎实推进“教育十大项目”(一是实施县一高校园提升改造项目。二是实施县一高车村分校提升项目。三是实施县一高田湖分校建设项目。四是实施中医药学校迁建项目。五是实施洛阳中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六是实施县中专分校建设项目。七是实施县第五实验小学完善项目。八是实施学前教育工程项目。九是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十是实施教育信息化设施完善项目),全面落实“惠教十件实事”(一是落实高中教师生活补助。二是强化学校安保队伍建设。三是加强校医队伍建设。四是落实乡镇教师工作补助全覆盖。五是保障乡镇中心校工作经费。六是扩大教师“一卡通”使用范围。七是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八是营造尊师重教舆论氛围。九是减少不必要的进校检查。十是推行教师弹性上下班试点工作),持续强化政策支持、观念革新、制度创新,着力夯实基础、补齐短板,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惠教十件实事”全部落实到位,“教育十大项目”除跨年度延续性的县一高田湖分校建设、中医药学校迁建、洛阳中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县中专分校建设等四个项目结转到今年继续实施外,其他项目已经全部完成。通过一系列项目、实事的实施,我县的教育资源配置持续优化,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教师队伍建设明显加强,教育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尊师重教良好氛围更加浓厚。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教育投入加大了。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保障。去年以来,全县共计投入教育资金4.2亿元,新建校舍19幢,改造提升学校28所。特别是新建了中医药学校田湖校区1所职业类学校,提升改造了县一高、一高车村分校2所高中,新建、改扩建了第二实验中学、闫庄镇中等10所初中,九皋镇中心小学、旧县镇中心小学等16所小学。今年春季,合点并校实施后,投入专项经费保障试点乡镇学生免费乘车上下学,从今年秋季开始将拓展到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师的教学条件、学生的就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二是学校布局优化了。高中教育“两公一民”格局基本形成。县一高“一校两院”办学模式落地见效,田湖分校建设有序推进,车村分校全面完成提升改造,与县一高实现教师互派、资源互用、学生互动;县实验高中和县五高完成合并重组,实现一套班子、两个校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江苏高中强化规范管理,突出小语种教学、分层培养、低进高出等特色优势,本科上线率超过53%。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合理布局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学校,撤并农村小规模教学点171个,对保留寄宿制学校实施“六有”(有床位、有餐位、有空调、有直饮水、有24小时热水、有标准卫生间)提升改造,让学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是教师待遇提升了。去年以来,县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对年度做出特别贡献的学校、教师给予重点奖励,其中列支200万元,用于高中教师生活补助。将县一高、二高、五高、第二实验中学等县城建成区外学校纳入农村学校管理,教师每人每月增发补贴400元—500元。为全县在职在岗教师办理“一卡通”,享受县内“三免一优先”政策,教师待遇得到极大提升。(景区免门票、免门诊挂号费、免费乘坐城区公交车、公共服务场所优先)
四是教学质量提升了。2023年高考,全县普通类一本上线538人,增幅17%,本科上线2210人,增幅26%;48名优秀学子被中科大、浙大、上海交大等985院校录取。职业类本科上线110人,较上年增长50人,嵩县中专10名学生被韩国岭南大学录取,实现了寒门学子低学费出国留学的梦想。县中专成功创建省“双高”学校,进入“全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行列,电子商务专业群进入“全省高水平建设专业群”。
五是教育氛围更浓了。一是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热情得到极大的鼓舞和提升,大家谋教育、思教学、争先进、比成绩,形成了上下一心、务实重干、直面问题、克难攻坚的良好教学局面。广大教职员工迸发出的高涨工作热情,收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估。二是我们把教学工作更多的传导向校长和管理层,要求他们率先作为,以身作则,校长和学校管理层的压力感和紧迫感更强,工作也更加主动,落实也更加有效。充分调动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推动全县教育不断提升,一批好校长涌现而出,一些学校的成绩提升幅度之大历年少有。三是各个部门支持和帮助教育工作的成效更大,共识更强,氛围更浓。这与各乡镇X委政府、教育领导小组的各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做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四是全县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新风新貌更加认可,口碑和评价也更高、更好了。全县教育工作的社会氛围和群众的支持度好评度不断提升。这为我们继续开展教育强县三年行动计划,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县奠定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基础和群众口碑基础。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人民和社会各界倾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共同努力的结果。像刚才在会上发言的闫庄镇太山庙小学王弯弯老师,丈夫生病在外地照顾,仍不耽误给学生上网课;嵩县一高高三班主任王书卿老师,父亲病重,长时间奔走于学校和医院之间,从不耽误学生一节课;思源学校校长张庆民踏实肯干,勇于创新,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同。车村镇一中的习巧贺老师,与爱人相距百里,身在两校,经常不顾自己两个年幼的孩子,对学生的事、学校的事,一刻都没有耽误。还有像一高高吉林、房小计、樊智伟等一大批老师,长期吃住在校,以校为家,为学生倾注一腔热血。可以说,今天受表彰259名优秀教师身上集中体现了全县8000多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严谨笃学、恪尽职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质。全县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位爱心企业家慷慨解囊、捐资助教,用真情传递爱心、用行动彰显担当,为嵩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各乡镇、各单位踊跃投身教育强县建设,立足单位职能,倾心支持教育发展,积极解决学校、教师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县提供了有力支撑。一年来,我们取得了优异的工作成绩,也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启示。一是只要县委、县政府持续重视教育,嵩县教育就一定能做好。二是只要全县广大校长和教师上下一心、真抓实干,学校就一定能办好,教学成绩就一定能显著提高。三是只要全县上下长期保持当前教育工作的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