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312
2024年1月
在全市“五水共治”暨生态市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2015年1月30日)
这次全市“五水共治”暨生态市建设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五水共治”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的部署,总结2014年“五水共治”和生态市建设工作,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研究实施生态化战略,部署2015年“五水共治”和生态市建设任务,大力推进美丽浙南水乡建设,加快把温州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先行区。
2014年是我市“五水共治”全面启动、攻坚破难之年,也是生态市建设全面深化、成效彰显之年。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重整河山的雄心和气概,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打出系列“组合拳”,打响一场场“攻坚战”,大力推进美丽浙南水乡建设,全力改善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果。更多资料+微 信:
一是展现了治水工作的特色和力度。“五水共治”既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温州从实际出发的工作创造。我们以干出特色、走在前列的要求,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去年完成水利投资、垃圾河治理、查办水环境违法案件、开工城镇污水处理厂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获省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总量、完成旧厂房改造面积、工业技改投资增速、新增滨水公园数量、社会治水捐资总额等9项治水工作关键指标居全省第一。全年共完成水利投资247.6亿元、占全省1/4,开工城镇污水处理厂数占全省35%,建成22个城镇污水处理设施、1101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396公里城镇污水管网,全面消除666公里垃圾河,完成黑臭河整治530公里,新增滨水公园336个、生态河道398公里,六大行业重污染行业整治关停企业473家、占全省1/3多,查办水环境违法案件占全省1/3、全国1/5,获省级财政补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资金6.9亿元,全社会治水捐资总额6.3亿元。此外,公路“三化”综合完成率也居全省第一,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落后产能等工作均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二是凸显了生态建设的成果和亮点。通过一年时间的努力,创造了以治水为重点的生态建设的佳绩。河道污染状况得到有效遏制,全市平原河网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与上年相比均大幅下降,瓯江、飞云江水质全年为优,全省污染最重的鳌江水质已由劣五类提升为四类,12个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全部合格、优良率达83%。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质考核居全省第一。市区空气优良率为82.2%、同比提高13.4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20.7%、降幅居全省第一,空气质量居全国第43位。成功获批第二批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获评国家森林城市,洞头县、泰顺县荣获国家生态县称号,文成县创建国家生态县通过环保部技术评估,珊溪水源保护工作连续2年获评“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更多资料+微信:nuo 180914
三是实现了环境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通过以治水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切实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赢得了群众好评。据市统计局抽样调查,群众对“五水共治”满意率达80.4%,对“两河整治”满意率达81%;公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较上年度提升4.61个百分点,提升幅度8.7%,增幅居全省第一。群众对“五水共治”和生态环境建设交口称赞。不少老百姓说,原先居住附近的河道很脏很臭,在家连窗户都不敢开,现在打开窗户,外面空气清新了、风景变美了,人都更有精气神了。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市上下众志成城、顽强拼搏的结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温州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欠账多,当前的环境治理成果和成效还不稳固,污染问题特别是局部区域、重点领域污染仍然比较突出,改善环境离人民群众的期待尚有不少差距,系统治水和生态建设的任务还非常繁重。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科学治水、长期治水、依法治水、全民治水不动摇,坚持铁心减排、铁腕治污、铁面执法不懈怠,以“不达目标誓不罢休,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劲头,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和生态市创建持久战,不断创造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新业绩,取得广大群众满意的新成果。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的“五水共治”和生态市建设工作,讲八点意见:
一、要切实增强实施生态化战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要深入研究和大力实施生态化战略。实施生态化战略,是推动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战略抉择,是落实美丽中国和美丽浙江建设部署、推动温州“两美”建设的具体实践,对新常态下推进温州赶超发展具有底线约束和目标引领作用。更多 资料+微信:
生态化体现了发展理念的新变革。在生态文明的新阶段,经济增长不再是唯一目标,转而更加强调有质量的发展,注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自觉,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生产生活方式的可持续性。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更多资料+ 微信:
生态化体现了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趋势。从追求量的扩张为主向追求质的提升为主转变,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产业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产业升级,是当前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态化体现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新追求。随着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强化,生态价值观逐步树立,对绿色环保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更多资料+微信:nuo 180914
生态化体现了温州环境建设的新要求。当前,温州环境脏乱差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建制镇未建污水处理厂的占全省1/3多,农村污水治理设施未建或需扩面改造的占全省近1/6,垃圾河、黑臭河里程分别占全省的10.3%和11.2%。我们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