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426
2024年1月
在全面实施四大战役加快建成小康社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3年2月16日,根据记录整理)
刚才,伏芝同志宣读了《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好四大战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牢经济基础的决定》,建平、玉剑、德刚、建国同志分别就“四大战役”作了部署发言,讲的都很好,很有水平,很有质量,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更多资料+微信:
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发出“四大战役”动员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牢经济基础,意义非同寻常。X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X中央对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必须担当的历史使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体系,既包括“两个翻番”的量化目标,还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方面的内容。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宜春与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近年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赶超发展不动摇,全面推进幸福宜春建设,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与此同时,民主ZZ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建设扎实推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据统计部门对全面小康六个方面23项指标的初步测算,通过努力,到2020年部分指标可能完成或接近完成目标值,完成目标值难度较大的指标有7项,包括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和平均受教育年限等等,其中人均GDP权重最大,差距也最大,未来8年必须保持较高的增速才能达到目标值,压力非常大。所以,实施“四大战役”,加快建成小康社会,刻不容缓、迫在眉睫。更多资 料+微信:
各级各部门必须牢牢把握做大总量、提高人均量这个核心,把全面实施“四大战役”作为事关宜春前途命运的头等大事,作为建设幸福宜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务之急,举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奋勇拼搏,踏实苦干,攻坚克难,决战决胜。必须注重“四大战役”的统筹推进,全面提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的状况,反映一个地区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决定一个地方发展的质量和后劲。宜春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过去农业的比重一直较大,通过历届班子、全市上下多年的努力,强攻工业,大力推进城镇化,工业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城镇化率有了明显提高。
但应该看到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还是低水平的,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X的十八大提出要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我们实施的“四大战役”就是推进“四化同步”的具体抓手,因此“四大战役”必须同步谋划,不能顾此失彼。一方面,要把握“四大战役”的重点和难点,始终牵住强攻工业的“牛鼻子”,进一步提升工业的发展水平,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加快做大做强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宜春经济开发区最近被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一件大好事、大喜事,但机构升级更要思路升级、干劲升级、管理升级、服务升级,最终带来项目升级、产业升级、总量和效益升级,在新一轮发展热潮中挑大梁、当表率、作贡献。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四大战役”的内在联系,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城镇化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服